记得成长社群中的【每日一问】,有这么一个话题:成长过程中,哪些道理让你觉得懂得太晚?
我当时的回答是:
书读得少。
在学校的时候永远都只是各种有关的专业书,现在想想觉得挺傻的,还不时地在想如果现在还能回到学生时代,那我一定会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多看些其他类别的书,不要整天想着怎么求解积分,怎么区分可导函数与函数的导数,各种公式的推理与求证。突然发现要读的书真的好多好多。
其实,我从小到大都不怎么喜欢看书。
只是读书时候,课本与专业书又不得不看。除此之外,课外书就基本上是不看的了。每次都是只看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就没有耐心看下去了。
曾以为毕业之后就好了,什么书都可以不用看了。每天下班回来刷刷微博,听听音乐,看几场电影,煲各种喜欢的剧集。这曾经就是我想象中的日常生活。
走出校园后,其实我一直都很自卑。除了专业知识外,我有太多的不懂。语言的贫瘠,思想的匮乏,见识的短浅,使得自己越来越焦虑,烦躁,对未来充满着不安。
可自从爱上了舒扬的《边走边看》栏目后,被舒扬的才情与风趣深深地折服。
她说:
我喜欢从容的旅行,在世界每个角落收获不同的心情;我想要简单的快乐,在人海茫茫中邂逅幸福的脸庞;我期待纯晴的天空,在漫漫旅途中找寻最初的感动。今天你我擦肩而过,让我把旅途中的故事讲给你听。
就因为这一段话,我决定我要开始认认真真地读书了。
起初,我还是无法静下心来看小说,篇幅太长。读了前面部分,就会往后翻翻,算算还剩多少页数。没看多久眼皮就开始打架,越来越重,最后只能是毫无意识地睡过去了。
所以只能从《读者》开始,一小篇一小篇的读。刚开始的时候,读完一本《读者》,也需要一周的时间。虽然读的慢,但总算是读完了一本了,当时还觉得挺激动的。
那个年代,附近还有报刊亭,于是会将每一期的《读者》都悉数订阅。
慢慢地,心态也开始逐渐趋于平和。原来那种慌乱和对未来的不安,开始变成内心的安宁和充实。
后来遇到了《罗辑思维》、《晓松奇谈》,知道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阅读所达到的眼界,比双脚所能到达的地方更为深远。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
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时髦,而是内在修养,通过修养打造一个货真价实的自我,通过读书培养一种区别于他人的品位。
说起董卿,我们就会想到春晚,想到《朗读者》,想到《中国诗词大会》。她自信从容、言语之间灿如烟火,举手投足都优雅尽显。
真正有的魅力,不是外表出众,也不是博人眼球。而是一种独立思考,一种内在涵养。想成为一个气质不俗的女人,读书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你可以一夜整成范冰冰,却不能一夜读成林徽因。”所以读书更是一种长期的坚持与习惯。
我喜欢这么一段话:
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见到多少人,遇到多少事,最后其实都是沉淀在你人生的某经历中,最终成为你个人关于生命的体验。通过对古往今来这个世界的阅读,在你心里,装满了那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这样,何惧老去,何惧贫穷,何惧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