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一般过程是,前半生被人养育,后半生养育他人,直到无能为力不能再奉献。人在这世界上,如蛹蝶类完成生殖使命之后,最后且重要的课题是面对和接受死亡。
怎样才能安详满足的进入死亡,涉及到个人精神世界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判定和看法。有没有人是完全满足的进入死亡的呢?我想这种人的感受一定是非常幸福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实例呢?
即使是非常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可能一生不犯错,只要犯错就会产生负罪感,产生负面情绪,从而破坏幸福感。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一样,小到一顿饱饭,大到上天入地。别人都是怎样生活的?生活的愿望从哪里来?
人在努力奋斗获得财富、能力之后,面对期满或死亡的到来,后继有人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满足的精神寄托。人的恐惧害怕情绪起源于饥饿和不安全,婴儿正是因为饥饿和不适才哭泣。当人将进入死亡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安全和永不挨饿。母亲般的怀抱,以及永生花不完的金钱足以慰藉将死的灵魂。过去坚固的棺材以及价值不菲的象形陪葬物才与死亡最般配。
人在解决了饥饿和安全问题后就将寻求更高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解决更多人的饥饿和安全,无论人从事什么活动,生殖和种族延续的本能驱使其在适合的条件下发挥最大的动能,将种族发扬光大。
现代社会,人类数量空前庞大,要在既有空间领域获得足够的食物和安全,个人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人类很大一部分才干消耗在互相侵轧上,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流于口号。
经过了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人类管理和满足自身需求的经验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现代化工具的运用足以抵御对饥饿和安全的恐惧。自然适时对人类发出了警告,过度发展必将导致人类毁灭。人类已然建立了浩瀚的数据库,可以帮助人类避免来自人为和大多数自然的灾害!现代人的使命是学习、传承、革新。运用虚拟技术可以演算人类各种发展方向,为人类选择最好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无论走什么道路,时间都将不能倒退,都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参考历史。
人类若绵延不绝的延续下去,个人的自然死亡就像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只要不发生细胞癌变,人类社会的航船就能与天地同寿。至于飞仙,对于有恋母情结的地球人来说,想象一下还是很美的。毕竟超脱和长生不死这种反自然规律的现象,也还是挺可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