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件物品时,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例如:囤在手里的茶,即使别人出了高出原价几倍的价格也不愿出手。
拥有一张售尽的音乐票,即使别人出了几倍的价格也不会转让。
祖辈传下来的古董,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出售。
…………
禀赋效应并不具备普遍性。
日常的生活买卖,并没有让我们觉得损失。
例如:买菜,买鞋,日常的钱和商品的交换。
还是一些生活贫困的人,
一直处于损失状态,一些交换,是一种损失到另一种损失,禀赋效应对他们也不起作用。
还有某些文化差异,禀赋效应也会出现不尽相同的结果。
禀赋效应到底什么时候才回影响我们的决策那?只有在我们拥有这个物品之后,或者在购买物品时,价格出现和你内心的价格高时,大脑成像系统也显示,出售自己常用的商品或者买入价格过高的商品时,会激活厌恶或痛苦的相关区域。
才能减少禀赋效应,对我们的影响呢?作者同样发现,禀赋效应,对商人们影响就比较小,贸易经验会抵消禀赋效应。损失厌恶是系统一的自主评价,而商人们会启动系统二,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这个商品吗?
这让我联想到股市里的新韭菜和老韭菜的区别,一旦一只股票出现亏损,新韭菜往往出现舍不得割肉的现象,亏损能拿好几年。而老韭菜们一看交易逻辑一坏,立马割肉走人,这也是老交易员克服了人性中损失,厌恶那一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