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
各种媒体的活动和推广一年比一年热闹,这里面,既是 “读书人”越来越多的自然现象,又夹杂着各方借势做文化生意、亦或是其他各种生意。
这是一件好事,人们都“仓廪实”,想“知礼节”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知道读书总是好的。
提到读书,许多人仍然把它当做一件郑重其事的事情。“读书要读经典”也成为了一句永远政治正确的话。
读书看起来好像是是比看网剧、玩游戏高大上一些,但也不用太当回事。读通俗小说,甚至菜谱,也是读书,和看网剧、玩游戏并无高下之分。事实上,很多剧集、游戏不是恰恰由书改编而来的么,亦或相反。
没错,经典肯定是是要读的,但这并不是说,经典要全读,或者,只能读经典。人类历史浩瀚,“经典”无数,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另外,“经典”之外,很多“非主流”一样精彩。
“经典的”,英文叫“classical”,它的义项有:古典的,经典的,传统的,第一流的。同一个字,既有代表经典,又代表古典,他们其实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只有够“古典”,才称得上“经典”。“classical music”被翻译成了“古典音乐”,类似的还有“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换句话说,不被称之为“经典”的,很可能不是不够好,而是不够老。
说到经典,所谓的“世界名著”是绕不开的。下图是我上中学时教育部“指定”的阅读书目之一,这种封面很多人应该有印象。
课外读物还要指定。许多事情一旦被“指定”,本来好好的东西也会排斥,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小时候被逼着读名著起,开始讨厌读书的。
各大网站和图书中,“一生必读的世界名著”这样的标题屡见不鲜,许多人望而生畏。额,人生头20年中,“必读”的50本里面只读过3本,活得好失败啊,看来读书不适合我。额,反正也读不完,干脆以后不读书了。
终于,有人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排行榜,还上了央视新闻。这算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反思。不怕您笑话,下图的10本,我除了《西游记》读完了,《尤利西斯》没读过,其他8本都没有读下去。
我的Kindle中有一个文件夹,我把它命名为 “弃”,里面放着没有读下去的书,也不乏所谓“经典”,比如:
雷达里欧的《原则》、周作人的《雨天的书》、唐诺的《阅读的故事》、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董桥的《博览一夜书》、陈忠实的《白鹿原》。
但是,也有一些好读的经典,比如,我小时候就读过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雾都孤儿》、《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欧叶妮•葛朗台》……
其实这两年我看小说比较少了,看名著就更少了。不要忘了,不限于小说,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些人文、社科、艺术领域的著作也是经典。
经典读不下去有很多原因:
现代世界节奏快,没有时间也也静不下心来读大部头。现代人着急,追求故事性和实用性。
缺乏名著成书那个年代的相关背景知识。译注翻译差,进入难度大。
我们太年轻,经历少,很多东西体会不到。
经典著作基本能够从网上下载,或者以不太贵的价格买到,非常方便。什么事情得到少了新鲜感,不像六七十年代,精神食粮贫乏,偶尔得到一本书便如饥似渴。
经典的好处有:
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检验,省去了选书的时间成本。
读一些有难度的作品,走出“舒适区”,才能获得更大提高。
人们言必称经典,但是图书馆名著区域的书永远不如金庸古龙那几个书架的书磨损严重。也有人,一提到经典,除了四大名著就讲不出几本了。不仅要看人们怎么说的,更要看人们怎么做的。
一些文人学者、名流大家对此忧心忡忡,发现很少有真正的“读书人”了。他们极力倡导,甚至身体力行地推广经典作品。白先勇先生为《红楼梦》和《牡丹亭》做的努力人人可见。
很多“上进”的年轻人也拼命向前,唯恐落后。结果,有人发现自己压根进不去,有人埋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拔不出来。
每个学科的学者都有自己领域的经典,都希望普罗大众能够接触和欣赏。就像每个学科的专家都在讲自己的领域是关系到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重要领域。
经典读不下去,不丢人,看不下去就不看吧。
不要迷信,对别人来讲“必看”的书,对你不一定。
某一个领域的经典,可能你用不到,或者不感兴趣,没必要看。
许多经典是给专业人士看的,不是给我们普通人看的。
有些经典早已过时。
以上几点,是相当笼统的,至于如何区分哪些是自己所需的经典,就是更复杂的问题了。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筛选方法。
卡尔唯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
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 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
所以,读不下去的经典,可以暂且放着,过一段时间再读,即使还读不下去,放在书柜,对自己也是个警醒,还有这么一个山头没有翻过去,改天兴致到了、经验到了,再来收拾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