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
和我一起读《原则》之(1.1我的探险召唤)

和我一起读《原则》之(1.1我的探险召唤)

作者: 书蜗本蜗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16:49 被阅读0次

        阅读千千万,总会碰到一些想读又读不下去,读不下去又偏偏想读下去的书,这些书往往披着经典、开智的美好外衣,诱使你对此类圣书立志要拼命“读完本”,事后回想期间的曲折、乐趣和收获,倒也不失为一段美好时光。

        《原则》,2019年我的自选“杠书”。先是受金融界铺天盖地的广告蛊惑,再是受书本身面布、黑红高冷装帧的迷惑,让我蒙生死磕到底的豪情。为了征服这本被我先入为工具类、进阶类、功利性书籍,作了充分的阅读准备,选了红酒、汽泡水、冷爵士伴读,总想着即将照面的冷冰冰的投资术语点缀些绮思。

        某个初夏之夜,我开好红酒、调好CHET BAKER,踌躇满志地开启了阅读征程。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偏见。

        作者瑞-达利欧(Ray Dalio)作为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既然能被业界誉为“对冲基金教父”,必定是个传奇。他从咨询和风险管理业务起家,用42年时间公司登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资产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著书却选择了一种直白、通透的表达方式,平铺他的生活、工作、投资经历,期间包含了社会宏观面的描述、具体的投资案例和经历种种成败得失时对投资的哲思,很快就让我不再需要CHET BAKER悠远的小号。当那瓶红酒喝掉三分之一后,我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带着我身边的人一起读《原则》,用一种轻松的方式。

        于是,就有了这么个阅读推广计划:

        缩写每章的内容,以连载的方式发布,每周更新2次,每篇字数在1000字左右,6个月完成这本500页金管类图书的“故事集”完结本。

        适合人群:

        好奇世界格局的变迁又不识其中奥秘、欣赏投资的魅力又不是专业人士、愿意不断拥抱新生事物、从不放弃对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立此字据前也想过结局,半途而废…无疾而终…凤凰涅槃…,似乎都有可能。在开始前权当是个高难度的游戏,乐趣都在过程中,更希望是个筑巢引凤的举动,能引来同道中人。

        “Are you ready? GO!”

    Chapter 1

    我的探险召唤(1949-1967)

        达利欧出生于1949年,在长岛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父亲是一名职业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主妇,他是家中独子。

        小时候的达利欧并不爱读书,因此成绩也是相当糟糕,但他热衷于打零工赚钱。从8岁起,他就开始送报纸,给别人家的车道铲雪,做球童,在一家本地餐馆和百货商店做服务生。

        达利欧的少年时代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正处于极盛期: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美元是全球货币,美国是主宰性的军事大国。国内的普遍情绪正处于豪情万丈、鼓舞人心,鼓励人们实现伟大和高尚的目标。美国国民眼中的美国富裕、进步、有条不紊,肩负着在一切方面快速进步的使命。总统约翰•F•肯尼迪及其实现平等、消除贫困的思想对达利欧的世界观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个时期,股市很红火,几乎人人都在赚钱。12岁的达利欧开始拿着做球童挣的钱开始炒股。第一笔投资投给了东北航空,一只股价低于5美元的股,歪打正着赚了第一笔钱,也使他开始对炒股着迷,开始研究上市公司。

        当时,每期《财富》杂志上都有一张很小的可以撕下来的赠券,把赠送寄给杂志社后,就能得免费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年度报告。达利欧要了所有企业的报告,并仔细阅读了每一份报告,以便在成千上万的股票中选中最好的股票。

        直到1966年,达利欧高中毕业,美国股市依然一片繁荣。达利欧一边赚着钱,一边和朋友享受着美好生活,做着喜好玩乐的高中男孩通常做的事情。

        少年时的达利欧就是个独立的思考者,为赢得奖赏而甘愿冒险,相对于失败,他对乏味和平庸更感到恐惧。

        对他而言,很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我一起读《原则》之(1.1我的探险召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ku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