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业财经人文社科
掌门一对一拿“高考状元”作宣传 涉嫌“顶风作案”

掌门一对一拿“高考状元”作宣传 涉嫌“顶风作案”

作者: 05e31cfff4d6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08:58 被阅读29次

    文/曾高飞

          日前,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讲话中强调,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

          这是教育部首次将禁止宣传状元和升学率明确纳入高考总体安全框架。早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也提出了十项禁令,包括“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

          这在教育界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足以看出教育部门纠正炒作“状元”和“升学率”等行为的迫切。

          其实,“状元”炒作由来已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位身穿状元袍、骑着高头马的“状元”在锣鼓声声中荣归故里,成为了状元郎和故乡人的骄傲。“状元”成为了激励古人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的一剂精神良药。

          可如今,“状元”却不断地被异化、被炒作,甚至形成了一条打着“状元”幌子以营利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教育部也不得不站出来,明令禁止炒作“状元”。但“高考状元”仍然出没在各行各业的各个时间段,特别是到了高招期间,“高考状元”更会抓人眼球。

          令人痛心的是,“状元”这样一个充满激励色彩的词汇,“状元”这样一些通过自身刻苦出人头地的单纯学子,却被各种培训机构、企业不遗余力地宣传代言。最后,机构赚得盆钵体满,却影响、误导了社会大众的教育价值观,在无形中强化了应试风气,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恶化。

          笔者最近注意到,中小学在线教育辅导品牌——掌门1对1,就正在以“状元”标签作为宣传噱头,让参加培训的或者想要参加培训的人,“相信榜样的力量”。

          在其官网页面上,有3个学生的资料介绍,包括他们考取的学校和各自的学习方法。其中的两个学生,一个是“2016年高考重庆市文科状元之一”,一个是“2015年高考沈阳市文科状元”。

          奇怪的是,被掌门1对1宣传的“2016年高考重庆市文科状元之一”的学生名字,笔者发现《重庆时报》曾在报道《2016年重庆高考状元出炉》中提到,文科状元是一个,没有“之一”,这个状元来自重庆一中,却并非掌门一对一所称之人。如此来看,“状元”的真实性是否会打上一个问号?

    文科状元唐何文佳(右)和理科状元郑雅文(左)

          的确,在短期内,“高考状元”的宣传,能让掌门1对1立竿见影地收获知名度,因为社会大众认可“高考状元”这一块金字招牌,所以借此宣传直击公众内心,获得的短期利益也十分丰厚。

          但这两个“状元”却成为了掌门1对1的宣传消费品。作为核心的状元本人,不知道又有谁在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和体验?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答“成为高考状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回答者除了少数人认为状元的名号给自己带来了自信以外,大部分的状元们都承认“一个人在大学的种种成就往往和其高考成绩关系不大,毕竟高考有运气的因素在,但大学里的种种考验会将运气的作用趋近于无穷小。”

          与这些孩子在面对培训机构和外界强加的光环时颇为平静和理性的态度,培训机构的大声吆喝显得毫无力度。

          如果教育为功利驱动,教育本身就会变成工具,人和机构追求的只能是教育以外的利益,更不用谈是否关注人的心灵世界了。

          不知道在教育部的三令五申之下,掌门1对1为何还会“顶风作案”?又假如掌门1对1没有因为禁令得到应有的处罚,那么对“高考状元”的集中宣传,或许就会促成普遍性的“状元攀比”,让更多的教育机构跟风而上,陷入“掐尖儿”的焦虑中。

          而这种焦虑,必将让学生和家长越来越缺乏教育安全感,社会上也会弥漫着“各种成功学”和“无序的进阶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掌门一对一拿“高考状元”作宣传 涉嫌“顶风作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a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