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对孩子说话,决定了孩子怎么跟我们说话,当我们的说话方式,让他感觉不到用心,感觉不到尊重,慢慢的,他就会不再愿意跟我们说,并且,他也从我们的说话方式当中学习,模仿,他也会不愿意用心聆听别人说话。有些家长喜欢唠叨,一天到晚说个不停,什么事情都要拿出来说一下,不停地打扰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就会产生疲倦,也不知道该不该回答。久而久之,孩子干脆自动“屏蔽”你的声音,这时候就算你再怎么叫,孩子也不会回你了。
那么,要如何做?孩子才会听呢?
一、用心观察,即时沟通
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然而,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身为父母,我们要用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即时与孩子沟通。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了,你看到他不开心,应该主动问他:“妈妈看你有点不高兴,发现什么事了吗?愿意跟妈妈分享一下吗?”
二、情绪平和,注意语气
即使我们出自好心,也在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不要带着负面的情绪和苛责的放气跟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会感觉到你的情绪,也不会愿意听你继续说了。比如,上述收拾房间的事情,如果你觉得孩子的房间太乱了,需要整理一下,那你可以语气平和地告诉孩子:“现在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如果需要妈妈帮忙你就告诉妈妈。”停止无意义的唠叨,而是去引导、甚至制定规则,让孩子知道他该做什么,遵守什么。
三、以身作则,耐心聆听
我们要做到榜样,当孩子呼唤我们的时候,及时回应,在日常与孩子的沟通中,耐心地听孩子说话,不打断,不唠叨,用心倾听孩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语指责、重复、提醒,变为去听听孩子要说什么,尽量不要打断,这样才能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慢慢的,孩子就能在你的行为中学会倾听。
没有学会倾听的父母,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孩子。要想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首先要懂得倾听孩子。用耳朵去听孩子的话,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