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图书馆,暖洋洋的太阳透过窗户照在我们的发梢和脸庞,慵懒又安逸。大概最近老王的课程听多了,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态度和思维。和y只要一坐在一楼 似乎就会聊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今日话题 是过去不曾触碰过、思考过的,很特别。
(一)关于浙大教授的言论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段关于浙大某社会学教授的言论,事情的原委大概如下:接受推免生时,五个学生收三个,而这五个里面有四个是女生,排在前三名的也全是女生。教授对此不满,并表明“女硕士读书的目的往往在于找工作而并非学术研究,并不像男生会读到博士,推免资格给她们是一种资源浪费,这些机会应该留给那些统考的更需要的人。” 网上开始铺天盖地的批判这位教授的性别歧视,也许一名统考生听到这样的消息会感天动地,“god终于有机会了"。
暂且不讨论他知名高校社会学教授的身份,也不研究过去十年这位教授是否有做出应有的成就,仅就这番言论,的确有失偏颇了。我是不是能把他资源浪费的观点当作 “如果这三个都是男生 那便不是浪费了?”因为他个人的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否定了三个女生的努力和成绩。不得不承认,虽然现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在很多方面男生的确仅凭性别这一项“优势”,就可以获得许多女生努力数倍都无法得到的东西。也许这种思想是人类文明以来根深蒂固的,也许这种看法是无法避免和改变的,但在推免生这件事情上,因为性别拒绝,就是对制度和标准的漠视和挑战。如果在这种相对公平的、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下,都会产生这样极带个人感情色彩的选择,那真是一种悲哀。
说来女权主义者,很多时候,竟以一种“阴谋”的形象出现在别人的口中,也是挺奇怪的一件事。不可否认,的确有些人打着“女权主义”的幌子,在很多事情上高喊男女平等,在履行责任的时候又以弱者自称来逃避。虽然我不是什么女权主义者,但男女平等该是社会进步过程中,亟待公允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当触碰到这个永久性话题时,口水战和诉诸情感,只会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敏感。
(二)关于教育
y告诉我前两天去东区超市买面包,一个小孩在写作业,问了家长几个问题,可她的母亲全程沉默,只顾玩着自己的手机。
忽然想起曾经去先锋书店和新华书店这些地方,都常能看见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挑选图书并讨论问题,也常能看见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之类。这是我喜欢的与孩子共处的方式,也是我未来想要采用的。虽然离生小孩大概还有很长时间,现在思考也许有些早了。但关于教育问题,我始终觉得,比起物质,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经营”;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三观和习惯的培养。目前的我无法有更多的体验和感慨,只能说,如果我有个孩子,我会尽力去爱她、陪伴她、引导她。忽然又想起 国家全面小康的目标,实际上,就算物质上全面小康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离小康,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个好的妻子和母亲,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个体。
(三)关于爱情
近来朋友被感情所困扰,和她芳心互许的男生结婚了,然而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最近一直和她纠缠在一起,她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和内心。她的提问让我困惑也让我思考。果然越长大,面对的问题就越多越复杂。我一直以为感情本没有对错,但是放在某个特定条件下,就有了是非之分。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一个女生,就不该把她推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也许这也会是一个舆论的焦点。毕竟在中国这个社会,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人们总是喜欢声讨“第三者”。套用一句老话,如果爱她,就给她未来;如果不爱她,就请远离吧。
想起曾经有男性朋友来问我,为什么和女朋友刚开始的时候觉得非常美好,半年过后就觉得平淡至极,并没有了当初的感觉。感情问题一直以来是最难解的,个人认为,大概是恋爱之初,我们看到的只是对方的局部,并把局部无限放大了。而逐渐我们开始看到了全部,看到了缺陷,而我们又不愿意去承担和忍受吧。爱情和婚姻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也许在婚姻之前,一段爱情的最坏结果就是分手吧,但对于婚姻,代价似乎就变大了许多。曾经看到一句话,说一段婚姻中,责任是永远排在爱情之前的。因为很少会有一段感情持久保鲜,但就是需要责任来约束,来维持。
y问我,如果婚姻不幸福却有孩子了怎么办。我不知道。我想起小时候总是害怕爸妈离婚,也许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总是希望父母共同陪伴的。只是如今,不知是自己变了还是怎样,我又逐渐觉得,如果一段婚姻实在是支离破碎,营造的家庭环境已经是摇摇欲坠,那对于孩子可能反而是更加不利的。但这一切又只是基于我的假设,现实生活中大概真的会使我头大吧。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一段感情里,势必是需要双方做出让步的。然而目前的情况却是,人们往往不愿意为此承担些什么。如果始终只有一方做出牺牲,那最后一定是走不到一起的吧。
人啊,总是在别人的事上理性又清楚,在自己的事上却感性和执迷不悔。最近我的生活也有波动,我实在有些苦恼。不愿意去想太多,却又不得不去考虑,只能暂时逃避片刻了。也许一两个月后,事情又会有变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