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76天,说说手机。
目前的智能手机,只要会用者,基本是人手一机,它的便捷性、实用性和娱乐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几多欢喜就有几多忧,手机由非智能演化到智能型,在为大家更好地提供便利化娱乐化的同时,也正在一步步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把手机当“朋友”而非“爱人”,可以“密切交往”,不可“形影不离”,否则,后果严重。
在我还没有手机时,对手机的印象就是“大哥大”,觉得好气派。
大哥大1997年我有了第一部摩托罗拉模拟手机,挑选了一个容易记忆的号码,虽说只能接听和拨打电话,但心里依然美滋滋,乐呵呵,十分知足,爱不释手。
联系家人和朋友方便许多,不管在哪里,只要拨通号码,询问、联系、交代事情,方便简单,当时就觉得世界变小了,听声儿如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觉得有手机真好。
手机品牌在增多,款式在创新,喜欢更换手机者,把它当作了身份的象征,追逐品牌,只要有新款,必先更换之。
模拟机我对这些是排斥的,只要能用,就不换。对经常更换手机之人,有自己看法,总觉得有点轻浮、显摆、拿架,把外在的东西和身份联系在一起,多少有些虚荣。这些认知使我把每一部手机都当成我亲密的朋友,不离不弃,只有在它即将寿终正寝时,才忍痛割爱。
换过的手机屈指可数,从模拟手机到数字手机,换过一次,从数字手机到智能手机,开始时用的是三星,三星的输入法操作便利。后来了解了国产手机的技术支撑和便利操作,正好当时的三星手机基本操作失灵 ,就换了一部华为手机,使用得心应手,逢人便夸,周围朋友因我的推荐购买华为手机的不在少数。
三星机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就像是找到一位得力助手,与己形影不离。打电话,联系人,询问事,帮助自己,解决难题,是家常便饭;各种应用出现,可以下载APP,有问题,找度娘,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学做饭,视频教授;想看书,听书,学习,“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等等平台随时点开,即时学习,方便快捷;拍照,录像,通过微信发照片和视频;拿起手机,淘宝、京东,外卖,应有尽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快捷方便等等………手机带给人们一个个新的世界,开阔了眼界,便利了生活,也在一步步提升着人们的认知和境界。
为三十年代出生的父母购买了华为大屏手机,耐心教授他们如何应用,下载微信,建立家庭群,目的是让他们常常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和问候,可是,他俩不喜欢玩这些,最后强制我拿走了这两部手机,无奈的我只能服从。
送给四十年代出生的公公一部手机,公公非常高兴,学习掌握功能,收信息,发视频,看新闻,玩得很溜。
随着APP应用的开发,各种游戏、娱乐平台、综合平台应运而生,全民参与热情高涨,人人都可做主角,激发人们生活激情热情、向善向好向美的同时,对身体和精神也在悄默声地侵蚀着,连续在手机上畅游,看视频,发布视频,追剧,玩游戏,昏天黑地,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年纪轻轻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视力下降、体力不支……
危害尤其是现在几个月的孩子,对手机超级感兴趣,哭着哭着,给个手机立马不哭,一周左右就知道用手划动手机,没人教授,无师自通,好玩可笑的同时,令人担忧。
近两年疫情肆虐,网络课堂承担起教学任务,学生用手机和平板手机听课做作业交作业,大多家长没有时间陪着,有多少孩子除了学习,能不玩游戏看短视频或其他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的?答案可想而知。
把手机用好,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警惕手机摧毁青少年一代的危险,每一位成年公民都有责任,行动起来,管理好自己,同时关注青少年。尤其是设计应用、各种游戏制作等方面的人才要进一步增强正义感,不能一味追求流量、利润,多多考虑我们的社会责任和肩上的使命。
惊心手机与我,相伴相随,号码始终如一,从未更改。记得网上有一个段子,夸赞不变手机号码之人——“必是诚信之人,没有外债,不怕催债”等,很准呦,玩笑而已。
手机于我们大家,不是爱人,只是朋友,学会“重色轻友”,分清主次,多抬头欣赏爱人,关心爱人;把握时间,会会朋友,也是必不可少。
千万不能使手机毁了我们这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警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