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道德经》之个人浅感

学习《道德经》之个人浅感

作者: 实腹 | 来源:发表于2021-09-18 09:46 被阅读0次

    9月12日,听了陈老师所讲的《道德经》前九章的讲解,陈老师用道理、道路、道法、道德、道果将经文内容进行归纳,理出前后的逻辑关系,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点粗浅的理解:

1. 从《道德经》中体会到的管理智慧——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说到“无为”,很多人将“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清心寡欲,任凭事物自然发展。其实,其真正的内涵在后一句就可得知。其后一句为“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 “不为始”、“不有”、“不持”、“弗居”才是“无为”,但其前提是前面的“作”、“生”、“为”、“功成”。所以,“无为”不是不为,而是要“为”,在“为”后,事情做成之后的“无为”,也就是不居功自傲、不好大喜功,放下为己争利的欲望。这也就涉及个“为”事的根本目的,或者是出发点的问题,做成这个事是为凸显自己、抢占功劳,还是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再说“行不言之教”,直白翻译为“不要老是用言语去教导、指导别人”。那么,“不言”的去“教”又怎么能做成事呢,那就是用规律、规则、规章制度来教育人,来使人规范行为。这里让我想到一个建章立制、遵章守制的问题。联系我们实际,很多工作都是唯领导指示论,而忘记了规章制度怎么定的,标准规范怎么要求的。当然,不是说领导的指示不对,领导的正确指示在办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和规章制度对照一下,既然领导的指示正确,那与规章制度不符之处是不是应该及时修订规章制度,如不及时修订,再正确的领导指示也不能一以贯之,而是时间长了之后又变成老样子。

现在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但很多领导干部只是对上级担当,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担当,对下级负责,不是对群众担当、对群众负责。只关注上级的好恶,看不到群众的需求。很多领导干部,下边出了问题,责任是下级的,出了成绩,功劳是自己的;群众问题棘手了,说下级工作没做好,下边群众工作做好了,是自己领导有方。

再联系篇首的两句话,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该如何做呢?首先,要有正确的做事之心,明确是在为谁做事。做对群众有利的事,做对事业有用的事,哪怕有些事不被上级看到。要有为事业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其次,要科学的建章立制,并且带头执行。古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说的这个道理。再次,要有对上、对下都负责、都担当的精神。下边出了问题,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工作部署不力,还是工作方式方法不对。而不是急于撇清自己,殊不知这恰恰会被下级看成懦弱的“鸵鸟”行为,真到追究责任的时候,也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敢为下级担当、负责,下级才能更全力的去“为”,而不是想着法的不担责任的“不为”。

也许有人会疑问,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事情虽然做成了,但有可能领导没有发现自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都有上进之心,在更高的平台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圣贤之作已告诉我们答案了,“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是有了不居功自傲、好大喜功的“无为”,所以你不能被埋没、失去。因为,群众需要你,而且领导也不是平庸之辈。

2. 从《道德经》中体会的修身智慧——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所缴

首先,方法上的“观”。 需要保持一种清净的、虚空的、没有任何意念状态去“观”。《道德经》全篇都再倡导一个“静”的状态,致虚极、守静笃,这样才能和这个宇宙力量相沟通,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觉察到这个宇宙力量运转的模式。这是一种修炼的法门,比如佛家还有道家都需要打坐、静坐等方式让自己“静”下来。老师所说“观,谛视也;谛,审也;视,瞻也,瞻,向远处或向高处看”。我理解为“观”要正确的判断,要有极远、极大的思维延伸。圣人们、哲人们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能对周围的事物做出客观的判断,还能与宇宙力量沟通,能更清楚的体察到它给你带来的灵感、启发。而我们的人生恰恰缺少这种“静”下来的功夫,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停下来,能够真正去达到这个状态。

其次,“无” 和“有”的关系。经文中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一回事,但名称不同。我理解为道理相同,但展现形式不同。我从这理解,我们判断一件事情,要用“无”和“有”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直觉”与“理性”。我们如果能保持一种清空的、虚空的状态,能够体会到事物运行的本质,这是一种直观的、直觉的状态,凭直觉来判断这个事物究竟会怎么样。但作为与这件事有关系的人,要理性的分析,根据我现有的条件,处于什么位置,我周围的情况处于什么状态,我会有什么样的角度,用理性来分析、推论,得到结论。

说起“直觉”来判断事物,为什么有的人看的准,有的人看的不准。我觉得首先是一个人理论、学识、阅历的积累,通过经历的一些事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无论是学习的积累,还是阅历的丰富,都是人生的修炼。其次,是上文提到的修炼的法门,人如果真正能放空自己,就能够感觉到那不可言语的神秘的力量——“道”,能够有常人不能理解的前瞻性与准确的判断力。

相关文章

  • 学习《道德经》之个人浅感

    9月12日,听了陈老师所讲的《道德经》前九章的讲解,陈老师用道理、道路、道法、道德、道果将经文内容进行归纳,理...

  • 幸福是存在心中的“道”

    #弘扬传统文化之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的第六章:玄牝之门。 个人理解及其感悟: 玄牝之门,即为道,为万物之根。 ...

  • 应对不确定时代

    《道德经》学习体悟10 道德经中不确定性 《道德经》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 个人之视之浅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我心如丝,吹弹可破,忆当年,我视君兮,无人及君,君之长,上可翔,下可游,翱翔于大陆之巅,山水之...

  • 2021-02-04

    学习《道德经》之体会 道德经,道德经,越学令人越深省。此书可谓中华珍宝,行文可谓言简意,涉猎可谓范围广...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51章全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

  •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

  • 持满之戒 人生需要“留白”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贵富...

  • 简海拾贝,观文油感(八十六)

    1读水老师 之 月夜的忧伤 2读狂妃之《狂妃语录》油感 3 读 浅梦轻轻 之 《恨月亮》 油感 铁友好诗威威威...

  • 2018-11-16

    感赏自己利用乘车时间学习道德经 感赏自己接纳当下。 感赏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 投射自己完成销售指标。 投射自己吸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道德经》之个人浅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me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