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时有了强烈大表达欲望,抵挡不住,拿一支笔或打开电脑,内心积累的欲望得以释放。这种喷涌而出的思索,往往能变成好的文字。当喷射完自己的情绪之后,就像身体被掏空,写完了最后一句话,看着自己的文章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心怀喜悦,享受作品诞生的这一刻激动。
当然,写作是一门手艺活,手书还是电脑都要用到手指,写作的过程是痛苦的,同样又让人产生快感。如何写一篇好文章,一直以来所有的写作者都关心这个问题,毕竟每个作者创作时都渴望作品会受到读者的喜欢。这其中包括成就感和虚荣心交织在一起,中国文化讲求中庸,一语道破的天机,因为很多问题没法清晰的画一条界限。简单粗暴的分为A和B,不管是A还是B都意味着极端,而极端这个词语背后又透漏出霸权、暴力。而中庸似乎是两边都不愿意讨好,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问题,而这个第三方的视角很多时候是虚拟出来的。虚拟角色的出现中和和A和B的两者极端霸权,起到了调和作用。就写作来说,作者靠着这门手艺活生存,生活是一件很踏实的事情,没有人不想自己的作品传播的更广。
写作,是一件A和B不断斗争的过程。如果A代表读者,B则代表作者,作者写作的时候不可能忽略读者的存在,因为这些文字最后呈现出来都属于作者。从某种意义讲,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这些文字是属于他的,而当文字被印成书或电子版供读者阅读,这时作品就和作者彻底断绝了关系,作品本身就失身给了读者。这不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但作品变成一张张纸被读者阅读和抚摸的时候,每个读者咋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许对号入座、或无关痛痒等,但这些文字之前没有人见过。
当读者翻开书的第一页,就像是一个女孩的肚兜被解开,他即将属于这个男人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伴随情绪的波动,这也是一种二次创作。这是完全不同于作者的视角,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的互动体验,只要产品产生了互动体验,对于作品的生命都是一种二次创作、二次传播,而作者不会去做二次创作。
如果作者创造时大脑时刻有一个声音“读者”,如果一个作品为了读者的喜好而创作,这不是不能这样做。目的性或套路性的写作会丧失很多趣味,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可能正是由于多了一点点灵感的东西,能够让作品充满了生命力。灵感也是一种催化剂,让原本一堆平淡无奇的文字瞬间有了灵动。灵感这种东西像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一样,说不清楚它的来源,从生物学的角度人的大脑构造过于复杂,灵感可能像是一个微弱的指示灯在漆黑的海面的闪烁了一下,给了落难者一丝希望,却很难捕捉灵感的真面目。
如果A是为读者创作,B就是为个人创作。不管是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创作都无法避开读者,从创作结束作品就属于读者了。这种关系,有一点像婚礼上父亲将女儿托付给自己的女婿,既充满期待也舍不得心爱的宝贝女儿。好的作品如果遇到好的读者,这对于作者和作品都是幸运的。个人创作即不考虑很多外在的因素,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勾勒,淋漓尽致的抒发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有人认为个人创作更接近艺术,这一点是有道理的,但个人创作不可能完全脱离读者的需求。毕竟,可读性也是评价一本书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写作是一件A和B不断权衡的问题,作者两者都不愿舍弃,在两者之间挣扎、徘徊。
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创作都是手艺活,好的作者都是匠人。我好久没有写东西了,感觉自己写不出来,另外强行逼自己写的东西都不满意。主要是没有任何的表达欲望,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与其撒狗血,不如暂时停一段时间。
想说话的时候,写出来的文字质量是比较高的。将最近这段时间的思考呈现出来,文字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承载作者内心的重负,就像一个突破口,彻底释放存储已久的能量。
内心所想和文字呈现出来的效果如果能够真实、准确,这需要语言表达的功夫,同样的一层意思在不同的作者写来都是完全不同的文章。所以,写作不仅是一门脑子活,也是一门体力活,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身体也容易疲劳。
坚持优秀的内容输出非常的不容易,有进才能有出,除了阅读和生活的阅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也非常重要。不断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文章的长短无所谓,坚持写一点,终归是一件好事。
我最近的状态很不好,被写作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