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雷哥考研学姐整理总结了10个高频问题解答你的考研疑惑,一起来看看吧~
1.考研到底难不难?值不值得?
20考研总报考人数341万左右,21考研的报考人数377万左右,相比去年,增加了三十多万人数,看到这样的数字你是不是又紧张啦!
但其实真正的考研竞争力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据有关报告显示,往届生参加考研人数占45%左右,而且国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之后,考研人数才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压力并没有太大变化。
但考研究竟难不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要看你自身的基础,后期复习情况,以及专业选择。
但随着就业的压力,考研也是学历背景提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考研太难了压力太大了,建议各位同学可以在大三的时候先去应聘一下工作,体验感受一下社会工作的残酷性,刺激一下自己学习的动力!
如果你选择与自己实际水平相符的院校,并严格按照复习计划去认真准备,考研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与本科相比,考研会让你的人生道路增加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2.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好呢?
考研时间宜早不宜迟,但是过于提早的复习,战线拉得太长会导致后期中气不足;而过晚的复习会导致自己知识的学习不够透彻,临近考试影响心态。
如果你现在是大二,并有了跨考的意向,建议现在就可以简单看看一些相关的专业课内容,但没必要过多的耗费时间和精力在备考上,毕竟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距离考研也还有快2年的时间,有时间大致看看一些知识点即可。
如果本科就是教育专业,没有更换专业的意向,大三再准备,一年足矣。考研这件事不是战线拉的越长,学的效果越好。
23年考研宝宝都来报道
3.四六级没过,会影响考研吗?
就报考院校来说,大部分招生单位对于四六级没有硬性要求,少部分专业可能会因为特殊性对英语等级有一定的要求。
另外,四六级成绩高,不一定考研英语就能拿高分,二者不是完全正比的。
但在复试的时候,四六级成绩会作为证明材料提交,虽然不会直接决定你的复试成绩。但读研本身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因为研究生阶段是要阅读很多英文文献的。
复试的时候,很多导师就会问你是否过了四六级,分数是多少。
试想如果在复试的时候,对方的英语六级考了579,而你只是四级刚过线。在你俩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导师会优先考虑谁呢?
建议宝宝们还是提前准备考四六级考试,谁也说不准后期它会不会为你的复试环节增光添彩。
4.平时上课没时间复习怎么办?
如果你平时课程安排的太满,抽不出时间来复习,可以抓大放小。
在不是特别重要,或是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课上看些考研相关内容,也可以跟辅导员或是班主任申请免修或是期末缓考。
在复习考研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别挂科,尤其是必修课,否则因为挂科不发放学位证,也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
5.没有发表过论文,有影响吗?
本科期间没有发表过论文,影响不大。
考上研的那些学长学姐们,至少有一大半是没有发表过的,所以说,不要太担心,按部就班地复习就好。
当然,你发表过论文,或是参加过什么科研比赛,对于复试来说也是个加分项,导师会更青睐于学术能力强的学生。
6.有什么坑,是一定要避开的?
1. 有个每天复习计划就可以了,不用非要精确到分秒,不然完成不了挫败感会很强,会影响后续复习。
2. 得阅读者得英语,做阅读时不要钻牛角尖,你的想法不重要,作者的想法才重要。
3. 不要因为英语做的不好很沮丧,除非报考自主划线学校,不然大家的英语成绩拉不开差距的。
4. 不要过多的相信他人的考研备考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5、专业课要早复习,系统的复习专业课比临时抱佛脚的效果要好很多。
7.应届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再考研?
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工作后再考研,都各有利弊,主要看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
如果你不喜欢或是不打算从事本科专业,可以应届考研,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
如果等到工作后再备考,时间上会很紧张,压力也会大很多。
如果你毕业后就能去你喜欢的行业工作,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等工作几年之后再考研,都是可以的。
8.考研会歧视双非或是专科生吗?
经常有人说,双非、专科在考研上受歧视。其实是被一些夸大的言辞所误导了,形成了错误的认知。
不能说歧视绝对没有,同样分数下,导师更倾向于选择本科好的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初试分数才一定往高了考,给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优势。
9.跨专业考研需要注意什么?
跨专业除了因为大家喜欢这个科目,也可以巧选,在专业课上与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如果你本科学教育类的专业,考教育类的研究生可能会更能得到老师的青睐。
另外要注意有些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不接受跨考。21年很多学校就表明自己不接收跨考生。
(凯程不是说跨考生不优秀,不鼓励你们跨考,是人家院校就说了我们不收,你别报,报了也没用。)
10.什么情况适合考非全日制?
1.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比较稳定,短期内有晋升机会,需要学历支撑,且无转换城市的需要的话,那么建议考生选择一个非全211院校报考;
2. 如果你想要换行,或想去到更好的城市,更好的企业发展,那么可以选择一线/新一线城市(保证实习资源)的普一,同时对读研生活预先做好明确规划,否则建议二战,考一个211或者以上的全日制院校。
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是为了什么考研?为了考研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考研后果的承担......
这些都是大家在备考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的!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不考虑情况去报考、去胡乱备考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