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街闻杂记

街闻杂记

作者: freakcat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6:12 被阅读0次

   傍晚走在街上,除了戴着耳机发愣算是个小乐趣,其次便是观察身边一同闲走的路人。虽然笔者由于视力和记忆原因,对很多所观所感多是走马观花,但有一个挺独特的现象由于反复出现,吸引了笔者的注意。这是一幕很有戏剧性的情节:一对中年夫妇一同散步,看着在不惑至花甲之年之间的丈夫往往无奈地走在前面,后面紧跟着他的妻子。产生趣味的细节在于妻子们的眼神多是紧盯着丈夫的背影,或随后者视线一同望去,看其是否又在饱其他异性的眼福。

   原本应是两口子饭后闲庭移步,其乐融融的和睦场景,却在我一个外人眼中演绎出了富有戏剧张力的一幕,不禁让笔者思考这类“喜剧”背后,当代夫妻之间的情感问题。60-70年代的长辈们是在相对来说思想及娱乐活动都更加闭塞的环境下成长的,在这类环境下出来的感情,能出现不少令我等晚辈羡慕的“从前慢”的真挚而纯粹的感情。但并不是笔者悲观情绪作祟,这代的夫妻以前更多是出于在中国传宗接代的传统境况下的结合,越农村化的地方越甚。而当时的传统思想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也是十分严重的。丈夫是从一而终的顶梁柱角色,妻子则是负责下一辈生育繁衍的主妇。这种看似各司其职的日常亲密家景,其中却有很多的不对等,并滋生助长了更多大男子主义。丈夫理所当然地认为妻子是自己的所有物,而妻子们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交活动,缺乏对丈夫们的信任,也逐渐以丈夫孩子为重,监视般地对待丈夫,这也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令人忍俊不禁的场景。但双方也习惯或者说是漠然了互相的行为,知足于现状,不去做无谓的折腾,往往是很多中年夫妇的现状。

  反观现在笔者这一代的80-90后,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疯狂地扩张着自己的见识,需求着更多的自我空间和权利。街上看着年轻的夫妇或情侣多是手牵手并肩走,或者各自默契地并排走着,或许也算是当今社会男女权平等意识的进步。年轻一代不需要承受包办婚姻,有着更多的交友空间和择偶条件,与之俱增的肯定也有离婚率。伴侣之间无论是怎样的相处方式,找到令双方都最自在的方式才是平衡点。

相关文章

  • 街闻杂记

    傍晚走在街上,除了戴着耳机发愣算是个小乐趣,其次便是观察身边一同闲走的路人。虽然笔者由于视力和记忆原因,对很多所...

  • 今日公众号投稿推荐,文末福利可领取

    30-100元/篇 | 「齐闻杂记」公众号长期征稿 征稿类型不限,1000以上阅读100元每篇,长期征稿,详情见约...

  • 广元杂记

    广元杂记(组诗) 文/虫子 一:小镇味道 阴雨连绵 小镇鼓噪在喧嚣的前沿 人流未见减少 拾街前行 早巿依旧热火...

  • 苗族之檐曝记闻(二)|乡野拾遗

    某人在《苗族之檐曝记闻(一)|乡野拾遗》中,初略侃了侃,《檐曝杂记》中苗族的一些记闻。 除却边郡风俗和黔粵人民,余...

  • 杂诗三首

    古巷 青砖筑起东西巷, 千年风雨仍不倒。 商贩游人依旧在, 不闻当年客官好。 山野杂记-山 远望犹似仙...

  • 初闻扬州湾子街

    好友在他的公共号上发了篇陆卫东先生的文章,是写扬州老街上一条非常特别的街道,题目是《湾子街,连通枝蔓式小巷的一条斜...

  • 《阳货篇》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

    17.20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 ▲孺悲:鲁国人。《礼记·杂记下》:...

  • 沽酒趣闻

    昨日得闲,欲沽酒赠友。闲步漫秋,至一旧街,店铺栉比于民居之下,此街曰“祥和里”。移步入街,便闻酒香,又见酒旗飘扬,...

  • 新冠疫情杂记

    新冠疫情杂记 史记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街无车舟,万巷空寂。 幸龙魂不死,...

  • 成都泡桐街

    今日办事,去了泡桐街。 一条文艺街,我想要的庭院。 坐在此处喝茶,看书,闻花草之香,想想都美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街闻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o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