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9 星期日 晴
大学某一年看了徐克导的《棋王》惊为天作,很是我喜欢的味道,这个一会细说。终于在昨天晚上看完了阿城的《棋王》原著,当时只觉得电影那半个故事拍出了小说的所有。
经常看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同学们,我想或多或少有一个体验,小说改影视作品,怎么看都是减分的。比如古龙先生的小说,金庸先生其实也一样。文字转化为镜头语言,太容易有损耗了。但是《棋王》这部戏真的做到了,内核都在,演员也选的好,十分难得的一部佳作。
下面聊聊《棋王》这部作品,既包括电影,也包括原著。
1.那个年代,我竟发现一种别样的美感。
直到看原著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对“那十年”,一直就是猎奇心态,我看了好几部“那十年”背景下的电影作品,和纪录片。
可是我再一次读起来那些文字,包括回忆起电影里那些场景,我慢慢看到了一些简单到极致从而生出来一种叫做美好的东西。当时的大部分人都很单纯,他们都有他们的信仰,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他。当然有一些知识分子实际上看不起这种现象,可他们也别无他法,用各自的方法苟着活着。如《棋王》原著里的脚卵,他内心那一片美好一直都在。普通大众有他们的信仰(姑且不论好坏),知识分子有他们心里的一片净土。这是一个某种程度上,比当今要本真的社会。
2.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单纯美好到过分。
我老觉得,最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不单纯,远不如十年前,二十年前。看了这个作品,我发觉四五十年前,那个“十年”里,朋友之间的情谊,更加无私,让人很难不感动,不怀念。
王一生是众人口中的棋呆子,可是小说里的“我”,和“脚卵”同志都或是因为下棋,或是因为他的棋品,还有他的呆气,都跟他一见如故,成为了朋友。因为欣赏朋友的棋艺,都让王一生去参加棋艺比赛,夺得名次后好出去这个苦牢笼。
后来又因为王一生的呆,错过了比赛后。脚卵为了让王一生继续参加比赛,向领导献出了他父亲给他的相当珍贵的古董象棋。其他朋友们在王一生最后的生死局上,也是有力出力,没一个不是用尽全力帮朋友的。
每每到这,我忍不住会想,当代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景,有几个还能倾尽所有去他朋友走出这个破牢笼的。因为当代人多了一个品质,嫉妒。我自己都出不去,我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帮助你出去。
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人付出要计较回报的,没有人有那么多的嫉妒,只有惜才,惜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