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篇而立之年门槛上的自白书,写于2018年末二十九岁生日,实效已过,但功效犹存,2019年行动派的改变就从开通简书开始吧。

【壹】
今天是冬至的前一天,公历2018年的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五。
我生日。
听人说,初一十五出生的孩子命数不好,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虽然我的前半生并不如意,但我的后半生还没开始。
其实,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这两日,并没有固定于特定的一日,它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但既然今年的日历上说是22日冬至,那就索性22冬至吧。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也就是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南端,几乎垂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最少,最寒冷,白昼最短。
二十九年前,就是在这样一个节气里,我出生了。
在80年代末物质尚匮乏条件尚恶劣的农村,我没有出生在一个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季节,让母亲遭了一些罪。
我总是能想起母亲说起的那个场景。
一张木制板床上,母亲的身边熟睡着的小丫头,把床的左边尿湿了,被抱到了右边,尿湿了右边又被抱到了中间,放在了母亲的肚皮上。
我想,二十九年前的那个冬天一定格外寒冷。
【贰】
我做不到日三省吾身,只好站在而立的门槛上,反思下自己。
就在前几天,我第一次一一翻阅了那些泛黄、残损、破旧、有着岁月气息的十本日记,那些我一路带到大学,研究生再到工作的现在,我曾以为记录着我的成长,敝帚自珍的日记,当我仔细审视时,大失所望。
看着一篇篇从稚嫩的歪歪斜斜到逐渐成熟的龙飞凤舞的字迹,一路走来,根据佛洛依德儿童心理学发展理论,我似乎找到了性格中敏感、克制、自卑、不善表达的渊源。
高二之前所有的日记,主要可以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学习”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以父母的感受为出发点,坚持以别人的眼光为出发点。 满篇无非是哪一次考试考好了让父母欣慰了、让老师欣慰了,却唯独没有让自己欣慰,无非是哪一次考差了,让父母失望了,让老师失望了,自己羞愧难当,无非是自我鼓励怎么样做的更好,更懂事,怎么样取得更高分。那个时候被学习塞满的生活就是我的全部,无处可说,就全部锁进了日记里。
现在回想,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爱学习,人说看一个缺什么就看他总强调什么,我日记强调最多的就是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
原来,那个时候,我的自我系统(关注内在自我感受)就已经完成向社会系统(满足外在的、别人的需求)的妥协,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忽视内心的声音,渐渐丢失了真正的自己。
我应该早一点发现我不爱学习这个事实,勉强了自己那么久,真是辛苦啦。
现在看来,我当时犯得最致命错误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羞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总以为我的所言、所行会给别人带去伤害,会给别人带去巨大的影响。可是,请问你谁呀?
在你不爽/别人爽的模式里,可能一时风平浪静,但你不爽,不开心,不幸福,随之而来的情绪一定会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输。
只有你爽,别人爽也可能不爽的模式里才可能实现双赢。因为当你自己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时,别人从你那里才有可能感受到阳光、温暖、善意以及爱。
只是这些道理,我后来才明白。

在看完日记的当天,我把这些跟着我走了近十年的日记断舍离,全部撕得粉碎。
成长是一把双刃剑,我也感念于过往的种种,过早地感知生活的困境,经历了《欢乐颂》中类似樊胜美的家庭的麻烦,看清了社会中存在的险恶,然后报之以歌。
依然不自信,但开始爱自己,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独立、坚强、乐观、隐忍、真诚、悲悯~在边失去,边拥有中,一点点找回自我。
告别二十八,如果非要说上这一年有那么几件大事,那就是:
第三次失恋啦
开始注射干扰素啦
完成人力二级考试啦
连续两年升职啦
一间为孤独终老而准备的小房子
还有接下来两年的负债前行
任重而道远~
【叁】
陈小姐二十九岁了,朋友们遇见了她
总要问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打算嫁呀
可是嫁人这一个问题,又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她问她爸爸 她问她妈妈 他们都说你赶紧的
你看~你看~你看人家,呐~呐~呐呐呐
你看~你看~你看人家,呐~呐~呐~奶、奶、奶、奶、的~
所以,感情这件事,不是我不想,你看我已经很努力了。
一项心理统计表明,一个人在谈第三次恋爱时,最容易结婚,谈了五次以后,恋爱的可能性直线下降,因为这群人太优秀了,也有太多机会开始,相比之下维持感情倒成了麻烦。
结婚的预期效益大于单身的预期效益时,人们才会想选择结婚。
这样看来,现在的我已经错失离结婚最近的机会(第三次恋爱失败),渐行渐远~不过幸运的是还没到第五次(不幸的是也说明我还没不够优秀),那么这第四次就显得格外珍贵。
有人曾告诉我,再遇到的一个人就将是我的真命天子,我相信了,如果那个人是你,迟一点也没关系。
你又不是二十岁的小女孩,快三十岁了,看不清男人的好意,还看不清自己的心吗?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
你不妨大胆一些,
爱一个人,
攀一座山,
追一个梦。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不要着急,终有一个人,
跨过动荡日子,穿越滚滚乱世
倾盖如故,走到你面前,问:
“姑娘姓甚名谁?”
“芳龄几许?”
“家在何方?”
“可曾婚配?”
然后我回:
“我订了两张《地球最后的夜晚》跨年的夜场电影票,”
“你来吗?”

——于2018年12月21日二十九岁生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