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3176/0784793173a4ce52.jpg)
前段时间,电影《少年的你》热映,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我也去凑了个热闹,观影后在为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感到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自己高中时期的一段经历。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国家正在改革开放建立新秩序的时候,变革中的社会游离了相当一批待业青年,他们年纪轻轻升学无望,就业无门,就到处惹是生非,真正的流氓他们也不敢惹,学校住校生就成了他们解闷逗乐的群体。
当年县一中的位置用现在的眼光看,属于商业街主干道的黄金地段,我们班的教室在正对校门的第一栋的第一间,最是方便能抬脚就到的地方,所以也是在上晚自习时最常被小混混们光顾的地方(当年最多有个年迈的看门大爷,还不敢管)。住校生都是从乡镇考到县城的孩子,大多专注学习老实巴交,再加上远离家庭的护佑,哪敢和县城街上的小混混对立,所以没少受他们的欺负,有些事情现在听来就像是笑话,确是落在我们心头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3176/711cc644838268f0.jpg)
记得有一次,我难得带了同宿舍的初中小姑娘到高中班教室上晚自习,两人并排坐在一起(课桌是坐两人的)认真写作业,进来三、四个小混混,我们赶紧低头装作专注的样子,不敢看也不敢有什么异动,生怕被他们注意到。可偏偏是怕什么来什么,一个估计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坐在了我们旁边,一边伸着头看我们的书,一边不三不四地说:“唷,装得挺像,能看进去吗?”“咋不理我?别装了,好像真能考上大学一样。”另外两个人还起哄:“噢,人家看不起你,太丢面子了吧。”两个小姑娘死死盯着课本,一动不敢动,因为恐惧,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又因为手肘抵在一起,共振让这种颤抖更剧烈,压得课桌在本来就不平整的地上“哒哒哒哒哒”地跳动颤响。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很明显,让我很是丢脸又无法控制。小混混们听到后,愣了愣然后一阵哄笑,一边说:“走吧走吧,看把人家吓的”一边心满意足地走了。整个教室的人都松一口气。
可能是对于那个群体的不了解,对那些游荡在社会上的孩子,我们都有着莫名的恐惧,这让他们在我们这群听话孩子面前战无不胜,哪怕他们只有两个人也敢在我们一群人面前耀武扬威。曾经有两个无聊的小混混,半夜翻遍了一个男生宿舍(住十个人),尽然全宿舍人装睡,任由他们在宿舍乱翻乱拿。这件事让我们一直都看不起班里的男生,觉得他们简直怂到家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3176/e156788785dc8f84.jpg)
在高三的时候,老师提议面临高考的学生晚放寒假一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想到的是,有一周时间,诺大的校园里住校女生只剩下高三年级不到十个人,补习什么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只是关注怎么平安度过这恐怖的一周。于是所有女生搬到同一间宿舍,宿舍拉起双重窗帘,尽量不透光,雪地上大家踩着原来的脚印走,就是为了不让人发现女生宿舍还住着人。每天吃完晚饭,大家都已最快的速度钻进被窝,生怕别人都睡着了,独自面对恐惧的黑暗。这种心态,补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那段经历谈不上校园霸凌,那些小混混也真干不出什么不得了的坏事,顶多是无所事事的小孩逗乐解闷,刷刷存在感。偶尔高中同学聚会,大家都拿那时候的事当笑话说,笑自己当时的胆小懦弱。但当时当地,孩子感受到的不安,无助和恐惧确是刻骨铭心真实存在的。我只能说,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保驾护航,不能缺失任何一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