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一)

故乡(一)

作者: 闻秀红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0:05 被阅读0次

看过很多人写故乡。

于我而言,每个人所写的故乡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回忆,很难和“我”的灵魂产生共鸣。

印象深刻一点的,是鲁迅写的《故乡》。

然而真正读懂鲁迅的《故乡》,是在来深圳之后。

故乡(一)

小时候一直跟随父母南征北战。从江西南昌到河北保定,1976年又随父母从部队南下,感觉父母在哪,我的故乡就在哪。

30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突然精神失常。当家庭的脊梁倒下的时候,蓦然发现自己是一棵没有归宿的浮萍,瞬间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迫不得已,只能遵循父亲的教诲,重新学习心理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医学。

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终于让自己走出了阴霾,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故乡(一)

母亲去世前告诉我:“灵魂是无拘无束的,它能瞬间自由地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所以未来,你不要来我们的坟前,你在哪我们就在哪。”

当时以为所谓的“灵魂论”,是母亲因为心疼我路途颠簸,而在我心中种植的一个信念。

但潜意识中,却也升起了一个新的生活目标:好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脱离鸡毛蒜皮的、市井式的生活琐碎,去到更广阔的世界,开创一种洋溢着爱、充满哲理思辨的全新生活方式。

故乡(一)

然而当我在深圳的梧桐山,老裴的房间里看到父亲的老照片时,不得不开始真正地相信:我在哪,父母真的会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

母亲临终前曾不停地告诫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六道轮回中能够落入人道,所以在咽气的那一刻,你千万不要哭泣,以免乱了我的心神,不小心坠入了畜生道。”

最后为了防范我的情不自禁,母亲选择把我支走,独自安静地离开人世间。

一直以来,没有陪伴母亲离开人世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个最大遗憾。我无法用世俗的思想去理解母亲的作为。

故乡(一)

邂逅上师,才开始明白是自己当时的能量磁场无法与母亲的能量磁场匹配,我会干扰到母亲的往生。

皈依佛法5年之后,在《大圆满前行》的教义中,在上师的开示中,才发现母亲的很多作法,原来和佛法的教导如出一辙。

于是开始思考:佛法所说的轮回、灵魂永恒,也许是真实不虚的真理。

故乡(一)

想起小时候问父亲:“你是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如何看待母亲的信仰?”

问父亲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我的意识里,一直认为母亲是迷信。

父亲把我带到卫校的实验室,教会我看显微镜。

同时问我:“你看得见自己手上的细菌吗?”

“看不见。”

“但在显微镜下,你看见了微观世界吗?”

“看见了。”

最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确实是说生命是物质,然而他也说了意识同时反作用于物质。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论证的过程,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我们永远也看不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世界,但不代表微生物的世界不存在。”

当时瞬间就理解了父亲的表达,母亲所说的世界也许存在,只是我们的科学还没发展到能够看到与理解。

“你母亲的信仰如同这微生物的世界。是否存在于宇宙中?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笃信马克思的所说——意识决定存在。你母亲的意识相信,它就存在,其他人的意识不相信,它就不存在。一件事物的客观存在,也许是要和意识发生关联之后,才产生的......”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一名科学探寻者,我们永远不要以定论的思维去看待任何一个灵感或思想。永远都要以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事物。”

“每一个新的事物发现,在初期都是遭到人们质疑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但不代表它不是真理。然而也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父亲用他的循循诱导,给我种下了一个辩证的科学观:那就是永远用发展的、动态的思维模式看待世界。

后来随着知识量的增长,看了薛定谔的猫理论,物理的弦理论,量子力学理论后——我开始产生了自己的一些认知。

内心深处开始笃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格是可以重建的,疾病是可以痊愈的。

所有事物都是可以变化的,因为物质在不停地运动着、重组着,前提是我们要赋予物质全新的意识。

“意识反作用物质”,马克思的这句话让我充满了信心:我们有能力去创造全新的物质生命。

——正是这些信念让我大胆开启了心理疗愈的工作。

后来,一个又一个的疾病成功疗愈案例,让我见证了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竟然真实存在。

只是我们无法用现有的言语去描述,即使描述了——大部分人也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佛陀已经说了几千年,相信的人又有多少呢?

只能暗自庆幸,我的父母用他们的学识与智慧,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故乡(一)

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大脑开始有了行动的愿望。

小时候,父母给我创造了故乡。成长后,我要用父母教给我的知识,去发现一个更大的故乡——那是一个喜乐、祥和的世界。

人们的灵魂也许可以从房子、车子、躯体这些看得见的、固有的限制里超脱,成为一束光而与日月同辉,周而复始的自由遨游。

内心深处再也没有要去父母坟前的念想了——带着父母的灵魂去重新定义生活的内涵,成为了我在深圳拼搏的理由。

故乡(一)

常常会发自内心的感恩父母,能够成为他们的女儿,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

父亲给到了我阅读、自学、自力更生的能力,教会我勇敢,让我爱上自然、科学;爱上思辨与探索。

从母亲的身上,我学会了忍耐、包容与宽恕。这些爱的品质,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力量,它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的生命拥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即使生命细小如尘埃,我们也能让活着的过程璀璨如繁星。

故乡(一)

故乡于我而言,不是曾经的老房子,不是曾经的过往。

故乡,是我灵魂的栖息之地。

我的心在哪,故乡就在哪。

相关文章

  • 故乡啊,故乡(一)

    我的故乡在松嫩平原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交界处,亦农亦牧的一个小小的乡镇,不论我走到哪里,我的心底都深情的埋藏着对她深...

  • 故乡(一)

    每每谈及故乡,我都会想起那一片神奇的土地---紫鹊界。 我冒了酷暑,回到了故乡。 时间是在盛夏,到故乡时,天气有些...

  • 故乡(一)

    看过很多人写故乡。 于我而言,每个人所写的故乡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回忆,很难和“我”的灵魂产生共鸣。 印象深刻一点的...

  • 故乡(一)

    (鲁迅《故乡》仿写,虚构故事) 我顶着炎热,回到相隔五百余里,别了十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酷暑;渐进故乡时,天气...

  • 故乡(一)

    长大以后,故乡成了思念的影子。在偶尔回望时,只是一个轮廓,亦步亦趋地跟着我们。 也许是在梦里,或者是在独处的空闲。...

  • 故乡 (一)

    在故乡 坐看云起,云散。 这片土地是我深爱的 我爱着这土地上的 一草一木 她是我心灵的归宿 我出发的原点 我的祖辈...

  • 故乡 (一)

    上古传说: 姜嫄,有邰氏,帝喾之妻,后稷之母。据《诗.大雅.周民》和《史记.周本记》载: 姜嫄野祭时在履迹坪踩踏巨...

  • 故乡(一)

    故乡,我用最轻柔的声音唤着你的名字,唤着你苍翠的连绵不绝的山峦,薄暮时天边斑斓的火烧云的余晖;唤着你池塘边草丛中隐...

  • 故乡(一)

    文:丑石 离开故乡,转眼已经三十多年。虽然,披上文化的包装,骨子里还流淌着农民的血液,那份朴实无华的情愫,永远走不...

  • 故乡(一)

    昨日午后,小区内微风阵阵。吹走了热气逼人的高温,也吹跑了闷热带来的烦躁,使人身心舒畅。 我立身在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sz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