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最近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也断断续续的看了几集,讲述的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家庭,三个不同性格的孩子,拥有同一个目标,将孩子送出国外求学。
现实的情况不多谈了,出国需要钱,需要一定的托福成绩,需要孩子拥有更广泛的爱好,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各有不同。
单说说与孩子的离别,剧中的孩子都是在初中末期,十三四岁的年纪,应该是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的认知也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分别,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独立生活,这其中的困难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性格培养的最重要阶段,如果一个孩子之前就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也能照顾自己还好,如果孩子从小是在父母的呵护之中长大,那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究竟会走向何方还未可知。
可能你觉得父母也不愿意这样啊,难道真的希望孩子这么小就饱尝离别之苦么,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期望。孩子学习不好,上国内好的高中甚至大学无望,觉得国外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不只关注学习成绩,而且有国外镀金的经历,将来即便回国也会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本来学习很好的孩子呢,父母又对孩子的未来寄予更大的期望,与其将来上完大学再出国,何不趁早就让孩子去接受国外的环境和教育呢,免得在国内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活着,为孩子操心太多,有时候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做这些事之前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呢,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成长路线呢。
父母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格局,或许自己从小由于种种原因未达成某种目标,至今耿耿于怀,所以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让他(他)替代自己去了却心愿。都是为了你好,这是所有父母在教育不听话的孩子时常常讲的话,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满足自己的愿望。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小别离,情常在。父母的种种表现无外乎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忧虑,希望孩子的每一步都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将来可以有所成就。人的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人生的道路也不能全完复制,一个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我们最应该送给孩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