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平凡生活63】假期共读笔记:知识结构与过程结构

【平凡生活63】假期共读笔记:知识结构与过程结构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20:23 被阅读0次

    早上7:00-9:00,共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第三章、四章。今天的共读节奏和共读氛围是我所喜欢的。导读人分享,然后是大家抛出疑惑互动研讨。

    第三章是知识的结构。对主题、事实、概念、概括、原理、理论的含义进行辨析,再用“自上而下”的从大概念入手进行的教学与“自下而上”的从事实入手的教学进行对比,明确了概念为本的教学,自下而上的教学策略会使概念性陈述更清晰,更有力量。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的需要;二是深度学习的需要;三是全球互动与快文化学习背景的需要;四是探究学习的需要;五是通过理解迁移建立新的大脑图式的需要;六是协同思考,增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需要。宏观概念可以生成概念性视角,聚焦单元工作,激发协同思考,但是对于学科内容的组织而言太宏大,在概念为本的设计中,我们除了关注宏观概念,还要关注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尤其是学科内概念的建构与生成。因为宏观概念可以解决宽度问题,更强调的是跨情境的迁移性,而学科微观概念可以提供深度的学科理解。我将近年来大热的大概念教学与这里的概念为本的教学联系起来,作为问题抛出来与大家研讨,问题来自于对“概括”的定义,“在说明某种关系的一句话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并可以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这与我上一学期在学习语文大概念教学时,导师对大概念教学的定义极为相似。经过研讨,大家达成共识,概念为本的教学和大概念的教学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大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一个目标领域内,是大概念,在另一个领域,会建构出更大的概念。

    第四章是解释和探究过程的结构对课程设计和教学的重要性。过程的结构主要显示在过程驱动的学习,如语言学科,人文艺术学科,过程驱动的学科很容易被变成“做”的学科,即只关注技能,却不关注概念性理解。概念不是“做"这个行为本身,过程、策略、技能与概念、概括、原理本身就有紧密的联系。当处在过程结构中概念层次的审核,我们从“做”转向“理解”为什么做我们要做的事情。过程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关系是共生的,互补的,具有灵活性的,是从二维转向三维。日常教学是将过程、策略和技能看作是帮助学生学生接触和探究学习内容的工具,概念为本的教学强调面向理解的教学,更加关注过程、策略、技能背后的概念、概括与原理的建构与理解,要认识到重要且可迁移的概念是嵌入在复杂过程中。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概念和概括来指导教学,有意识地决定什么时候需要学生区实现对过程的概念性理解,从而实现对内容的充分理解,使学生获得更为长久的记忆,同时使学科的重要过程、策略和技能具有相关性。

    共读时,我尽力去理解书中的那些概念。回头梳理时,发现自己对概念为本的教学还是停留于知道层面,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继续读,继续思考,让读书不断迈向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凡生活63】假期共读笔记:知识结构与过程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w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