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是一句众所周知的成语,用不着我来解释,我只想谈我小时候怎么捕蝉和后来悟出的道理。
蜘蛛与蝉同属于昆虫,它的捕食很有趣,在屋檐下,在墙角落,在树丛里,织一张网,等蚊子苍蝇等能飞翔的小动物自投罗网,它就可以饱餐一顿。有一种昆虫,幼年时生活在土里吸树根的汁液,脱一层皮后就成年了。成年后靠吸树杆的汁液滋养自己。它既聪明又愚蠢,聪明是它有保护色,皮肤暗青,与树皮的颜色相似,不易被发现。愚蠢是因为它会发出一种声音,而且整个夏天都会叫个不停,直到深秋天凉后才会停下来,这不等于主动给捕猎者发出定位的信息吗?我也想学螳螂捕蝉,但我没有翅膀。蝉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我够不着,受蜘蛛启发,何不借用蛛网。我用竹杆将蛛网裹于其上,用手将其聚成一个具有粘性的小球,再将粘球固定在竹杆的梢上。我循着蝉发出的声音,瞄准了蝉的身体,将竹梢上的粘球附着到蝉的翅膀上。从竹杆上取蝉的过程中,蝉也会扑腾着想逃逸,若粘得不牢,它就挣脱飞走了。大部分时间它都会被牢牢地粘住,蝉就成为我的捕获物。有的人会将蝉烧来吃,我不忍心,从来没有吃过,但我会为捕到的蝉多而自豪,捕蝉的乐趣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
长大了,知识多了,知道了蝉的声音不是来自于喉咙,而是腹部的发音器,只有雄蝉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知道了蝉的另一个俗名:“知了”。蝉,虫字偏旁,定义了它的昆虫属性。“蝉”的音,不知道古人造字有无象声的意思。蝉怎么又多一个“知了”的别名呢?我想起了蝉的鸣声,“知了”不就是蝉发出的声音吗?知了就是一个最形象的象声词。
知了的被捕猎似乎与其发声有关,有点愚。人类亦有类似之处。司马迁被宫刑,闻一多被枪杀,布鲁诺遭火刑,卡舒吉的遇害,都是因为在真相和真理面前敢于发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是他们不知道直言会有劫难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要免于其难,其实不难,只需做到:噤若寒蝉。
读《红楼梦》,最欣赏“好了歌”,它道出了《红楼梦》的真谛,道出了作者的真知。我联想到了“知了”。知,知识,知道,了,了解,了然,把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真奇妙。雄蝉发出声音是要告知自己是知了。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要将自己的知了告知世人知了。老师授课是将自己的知了传授给学生知了。写文章写书的人是要将自己的知了告诉未知的读者知了。 办报刊的人是想让更多的新闻,更多的真相,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发现,更多的创造让读者知了。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用上了手机,在微信上,在朋友圈里发表意见,发送照片,转发文章评论,就是想将自己的知了,告知朋友知了。没有时间或不愿意发表意见,发一个表情,算知了。
自然奥妙无穷。中文博大精深。知了知了,未知知了否。
宁德宏
2019年4月15日凌晨写于成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