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州已经16个月了,然而对它依旧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决定用单反记录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让自己找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身份认同感。
先从我最熟悉的西湖区的孤山开始,由于经常给老婆的公司“浙江山野”做助教,所以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来这里打卡至少一次。
奇怪的是当我决定凭借记忆搜索关于孤山的景观时,与网上搜索的相去甚远,我最多只能想到五六个景观,但是其实这还没鸟巢大(不到20公顷)的地儿却有不下30个景观。
1
首先是平湖秋月,作为西湖十景之一,每天来看的人络绎不绝。这里其实是一个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看西湖之水,以及皓月当空。因为很少夜晚逛西湖,所以没有拍到月光下的照片。
“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引自百度百科)
image image2
从平湖秋月进入孤山公园,首先路过的是鲁迅铜像。铜像前是一大片平整的草坪,俨然就像一个教书先生坐在那里跟大家讲课一样的。
孤山面积本来就不大,所以有这么一大片空地感觉尤为独特。铜像的底座上没有过多的赘述生平,只写上出生年份与逝世年份1881-1936,我想应该是中华大地没有人不知道鲁迅先生的。
image3
沿着湖边继续走,是孤山最气派的建筑——林社,准确说这里是祭祀清朝光绪时期的杭州知府的地方。
至于林启是谁,在没参观林社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毕竟封建时期的官员,无论清官还是贪官都不被大家所关注。林启最值得被大家了解的应该是他曾创办了现在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学院”,求是培养出了陈独秀等杰出人才。
image image林社后面的角落里有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的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学者尾藤二洲的头像以及梅花五言古诗:此花花中选,人能俦汝谁,一从孤山逝,风情独自知,吾爱其清高,而未能相随,早晚解尘绊,就汝野水湄。尾藤二洲是林和靖的粉丝,而林和靖的墓就离这块石头不远。
image4
过了林社后首先会看到一个亭子,亭子周围一个角落里树立着一座矮矮的石碑,为“柳亚子祭冯小青墓题碑”。这块碑是后来根据原碑拓本重新刻立的。
100多年前,李叔同(后来的弘一法师)与柳亚子在这里进行南社的聚会时为凭吊冯小青而刻碑,至于冯小青何许人也建议大家自查。内容是柳亚子创作的,碑是李叔同刻的。
image image5
在石碑与林社之间上几个台阶的地方是放鹤亭,名字就是这么个意思,苏轼的朋友张天骥是个隐士,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这个亭子里放飞仙鹤,放鹤亭就这么来了。苏轼为他写的《放鹤亭记》在我们都熟知的《古文观止》里有收录。
放鹤亭里的刻石是康熙在1696年建立的,上面是康熙皇帝临摹的明代董其昌的《舞鹤赋》书法作品,但舞鹤赋实际创作者是南朝宋(也叫刘宋)时代的鲍照。
image6
放鹤亭再往上走就是林和靖的墓,尾藤二洲偶像的墓。林和靖的真名应该是林逋,所以这个景点叫林逋墓。和张天骥一样,是个喜欢养鹤放鹤的隐士,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林和靖的粉丝不只有尾藤二洲,还有苏轼、陆游、黄庭坚等等等等。
image image林逋墓虽称不上气派,但是时隔这么多年保存完整,特别难得。
image image7
过了林逋墓就是林间小道,清晨在这里兜兜转转感觉还是挺安逸的。也难怪林和靖和张天骥们在此隐居,换谁都想在这里隐居,只是21世纪的孤山,没人住得起。
image8
下山来到湖边,在西泠桥与北山街围起来的西湖水域,我们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荷花,现在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西湖荷塘不容错过。
image image9
孤山的景观除了静态的,还有动态的,暂且不说湖水荡漾,树影婆娑。先说说西湖的小鸳鸯们,西湖差不多有100多只鸳鸯,不算多但也不算少,随着市民们的自发保护,鸳鸯们开始适应了定居杭州。
如果每个市民都能像关爱小鸳鸯一样关爱在这个城市里的异乡人,也许杭州会成为中国最棒的城市。
image除了鸳鸯,还有很多其他鸟类,数量最多最庞大的当属长得和鸳鸯类似的斑嘴鸭。基本上每次去都能看到游客指着斑嘴鸭大喊“快看,鸳鸯,鸳鸯”,看来自然教育不仅要面向小朋友,也要面向其他年龄群体
image孤山的景观还有很多,之后会慢慢整理,由于拍照技术不咋地,所以图片资源也会不断的更新与补充。如有兴趣,请多关注。
--- END ---
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转载须知
ima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