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户”人家: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发现十周年特别展

大“户”人家: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发现十周年特别展

作者: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12:22 被阅读0次

2023年5月18日,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二楼临展北厅,以“大户人家”为主题的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发现十周年特别展开幕。这里出土大量“户氏”家族的青铜器,曾经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10月25日上午,我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了这个展览。这里以“户方彝”为核心,通过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回顾这次考古发掘的过程和学术研究的成果。

这件户方彝出土于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3号墓,因盖顶和底部均铸有铭文“户”而得名,乃户氏家族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目前,它是所见最高的方彝,奢华富丽,神采飞扬。

1.石破天惊:发掘

2012年6月22日,在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开挖地基时,发现大量青铜器。随后,他们报告当地文物部门,经过考古勘探,确定为古墓葬。

这里位于石鼓山上,南依秦岭,北临渭河。2013年8月至12月,考古工作者对这里的古墓葬进行发掘,总共清理15座商周时期的墓葬,出土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在编号为M3和M4的中型墓葬内,东、北、西三侧的墓壁均有龛。

2.神秘族属:人群

在石鼓山西周墓地内,出土92件青铜礼器,有26组不同的铭文和族徽符号。其中,带有“户”字铭文的成组青铜器,放置于大墓北侧最中间的壁龛之中。由此可见,带有“户”字铭文的青铜器与墓主人关系密切,初步判断这里是西周户氏家族的墓地。

除此之外,这里出土的器物还包含着商文化、先周文化、姜戎文化等不同的因素。在编号为M3的墓葬中,发现一件陶质高领袋足鬲,乃刘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为商周时期生活在宝鸡地区的姜戎族群留下的文化。

3.胜利宣言:礼容器

西周时期,周人取代商王朝的统治以后,全新的器物类型和风格开始出现,原来殷墟文化流行的一些器物和装饰风格迅速消失。在石鼓山西周墓地中,出土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青铜器,体量高大,纹饰华美,造型张扬,风格凝重。

这里陈列着一件出土于编号为M3墓葬内的附耳龙纹鼎,造型瑰丽,扉棱张扬。鼎口微敛,斜折窄沿,口沿下方以扉棱为界,装饰两两相对的六个卷尾夔龙。腹中部饰直棱纹,腹下部饰蕉叶纹,足根部饰兽面纹,兽面下有弦纹两道。

4.孔武有力:兵器和车马器

在石鼓山西周墓地的二层台上,放置着随葬的兵器和车马器,集中于北侧和西侧北部台上。兵器有戈、戟、矛等,车马器有当卢、节约、马镳、铜泡等。其中,铜戟和铜戈均为实战器,援部和锋部出现使用后留下的卷刃和豁刃等现象。

在编号为M3的墓葬中出土30件兵器,在编号为M1的墓葬中出土若干兵器和车马器,在编号为M4的墓葬中没有出土一件兵器和车马器。由此推断,只有男性墓葬才有兵器和车马器。

5.潮流先锋:交流

在石鼓山西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中,展示了商周之际人们的生活面貌和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欧亚草原文化传入中原重要的必经门户,宝鸡地区接收到来自四方的文化影响,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

在编号为M1的墓葬中,出土正片式铜铠甲,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它的锻造成型特点体现境外青铜文化因素,与同时期欧洲瓮棺文化铜甲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中原传统技术与外来工艺的创造性结合。

过去十年,对石鼓山西周墓地的发掘和研究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有关户氏家族的故事。期间,围绕石鼓山西周墓地,举行过无数的学术研究会议、展览、讲座等,成果丰硕,意义非凡。未来,在宝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让我们期待更加辉煌的考古发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户”人家: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发现十周年特别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zq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