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UED团队?也许很多人听说过,但并不十分清楚这个团队的作用。他们是由哪些人组成?每个人负责什么工作?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协作的?
在正式介绍之前,需要解释几个概念:
- User Experience 这个词是从国外引入的,大家对它的缩略形式并没有做统一,有些人称为UE,也有人称为UX,都指用户体验。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的简称是UED,即用户体验设计。也可以叫UXD(User eXperience Design)。
很多公司认为,只要把产品的核心功能做出来了,解决了用户的需求,就一定能达成商业目的。但随着生活水平和使用习惯的提高,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挑剔的用户。如果在产品设计前期就忽视用户体验,不仅无法让用户买单,还会给自己挖下一个巨大的坑。
如今,UED已经成为产品策划的主力之一了。UEDer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能力拿出设计方案,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来设计出行业专家想实现的操作,进而付诸以商业营销,在提供功能、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一、国内主流UED团队简介
可以说,用户体验是和Web2.0时代同步的。用户体验团队在国内一般被称为UED团队,在国外则被称为UX团队,因为用户体验不只是设计。
国内优秀的UED团队有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网易系等等,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界。近期国内传统金融企业也开始重视用户体验,虽然没有团队的公开博客,但可以看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都有较为专业的UED团队。
- 百度 :2004年11月,郭宇回国后加入百度公司任首席设计师及用户体验部总监,成立中国最早的“用户体验”部门。
- 腾讯:2003年4月,唐沐加入腾讯基础产品部UI设计组,开始奠基腾讯CDC。
- 阿里:2006年9月,“淘宝UED”团队博客建立之后,才被大家熟知。而后,“淘宝UED”改为“ 淘宝前端团队FED”,还成立了阿里巴巴国际UED,阿里妈妈MUX,1688UED等不同产品线的团队。
- 网易:2008年底,网易成立用户体验设计中心(User Experience Design Center),目前设计中心服务的产品包括网易门户、邮箱、博客、无线、交友、基础产品等。
也许大厂们对自己团队的命名各有不同,但团队的人员组成大致相同。一般UED团队成员主要会包括:团队负责人、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等。
二、UED团队的职责
-
对外职责:
以提升公司品牌竞争力与吸引力为导向,通过高质量的设计和周到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在探寻设计流程理念的更新与进化,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具趋势性的概念与设计,为客户提供真正具有前瞻性与独创性的产品体验。 -
对内职责:
为各部门各类产品线、项目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创意、设计与后期支持。统一公司产品设计风格,维护与管理内部的设计流程,提高沟通协作效率。
三、UED团队的主要工作
- 产品前期的用户研究、市场调研、竞品分析、产品设计过程和后期的用户调研、可用性测试和评估等;
- 业务流程和概念化的界面原型制作;
- 视觉设计,关注用户界面的美观度,包括整个产品的风格等;
- 前端代码实现:用HTML/CSS/JS等前端技术实现静态页面,前端交互功能实现,优化前端页面性能和流程,改善前端用户体验;
- 培训或协助各部门进行各种培训:如VI使用培训;
- 分享设计资源、技法、心得;
- 可用性测试,持续改进产品;
- 新技术的学习和实现;
四、UED团队的工作条件
- 机器配置:根据公司现状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 网络环境:需要全网开通,确保网络高速通畅;
- 提供用户研究各类可操作工具,如便利贴、白板笔等;
-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用户观察室,以便开展用户可用性测试;
五、UED团队成员的岗位及职责
-
团队组长
- 带领设计团队为公司提供专业设计方案,团队建设和管理,建立合理工作流程,保证UED团队与各部门之间顺畅高效合作;
-
交互设计师
- 参与产品前期的规划构思、用户研究,完善产品概念;
- 归纳产品界面的人机交互需求,了解产品设计逻辑;
- 设计产品界面的信息架构、用户操作流程、界面框架等,给出产品原型;
- 参与DEMO的原型确认。
-
视觉设计师
- 了解产品设计逻辑及符合产品的商业表达习惯;
- 参与DEMO的原型确认;
- 在交互DEMO的基础上完成产品页面的视觉设计;
- 整理设计UI组件库,页面切图,高保真原型制作等工作。
-
前端工程师
- 了解产品设计逻辑及交互设计方案;
- 与交互设计师一起进行交互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评估;
- 在视觉DEMO或交互DEMO的基础上完成前端开发,并负责与后台交互的传递。
根据公司发展,后期还可增加用户研究员、数据分析师、文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以丰富团队多样性。
一个团队的建立,不仅需要形成分享、主动、学习、创新的团队文化,同时也需要有一套能达成共识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并且建立与其他团队的高效协作工作机制。通过各岗位的不断磨合,找到彼此之间的边界,站在彼此的角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下图是笔者归纳整理的UED工作流程及各岗位衔接图,仅供参考。
UED工作流程与各部门衔接六、UED团队的考核标准
UED团队的考核标准一般根据公司自身考核制度制定,以下列举了几个核心能力的考察维度,可供参考:
考核维度 | 细分说明 |
---|---|
重要项目的数量和设计质量 | 项目按重要级别分为A/B/C/D四大类,A为重点项目;设计质量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
专业理论和技能提升 | 用户研究知识;交互设计理论;可用性原则;UI(图形)设计;心理学;行业知识 |
设计研究和创新能力 | 用户研究;竞品分析;产品意识;数据观测和分析;创新设计能力 |
项目及工作能力 | 执行与效率;沟通协作;独立解决问题;责任心及项目推进能力;质量及风险把控能力 |
流程和规范 | 工作流程;设计流程;输出物规范;设计规范;平台规范;走查规范 |
团队影响力 | 团队活动;知识分享;团队贡献 |
具体等级评判标准由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可用性原则、设计效果、上线效果、用户反馈及数据等几个方面组成。
七、UED团队常用的研究方法
UED团队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从专业的用户研究团队中提取出来的,比较快速有效的方法,只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就能掌握。但如果每种方法要说明清楚操作方法需要较长的篇幅,这里只罗列了方法要点,后续再进行各类研究方法的详解。
1、需求分析法
每次行动前要思考:
1. 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业务目的)
2. 产品期望得到怎样的成果?(业务目标)
3. 谁来使用这个功能?(目标用户)
4. 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功能?(用户需求)
5. 如何让他们都来使用这个功能?(将业务目标转化为用户行为)
业务需求=业务目的+业务目标
用户需求=目标用户(特征、经验)+场景+行为+体验目标
2、启发式评估
是专家评估法的一种,也有被称为经验性评估。最初由Nielsen博士提出。简单来说,启发式评估是一种简易的可用性评估方法,使用一套相对简单、通用、有启发的可用性原则,让几个评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评估,发现产品潜在的可用性问题。
Nielsen启发式10项原则:
编号 | 原则 | 解释 |
---|---|---|
1 | 系统状态可见性 | 系统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反馈,告知用户当前的系统状态。 |
2 | 系统与用户现实世界的匹配 | 设计应与用户现实生活中对相关产品的认知、经验、习惯等相符,以用户期望的方式表现出来,是用户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执行操作任务。 |
3 | 用户控制和自由 | 用户经常会在使用功能的时候发生误操作,这时需要一个非常明确的“紧急出口”来帮助他们从当时的情境中恢复过来,需要支持取消和重做。 |
4 | 一致性与标准化 | 同一产品内,产品架构导航、功能名称内容、信息的视觉呈现、操作行为交互方式等方面保持一致;使界面看上去熟悉并且易于理解,使用户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来执行判断新的操作任务,并可以预期操作结果。产品与通用的业界标准一致。 |
5 | 错误预防 | 在用户选择动作发生之前,就要防止用户容易混淆或者错误的选择。 |
6 | 让用户再认而非回忆 | 尽量减少用户需要记忆的事情和行动,提供可选项让用户再认信息。 |
7 | 具备灵活性且高效 | 系统需要同时适用于经验丰富的和缺乏经验的用户。 |
8 | 美观而简洁的设计 | 对话中不应该包含无关紧要的信息,设计需要简洁明了,不要包含不相关的或者不需要的内容,每个多余的 信息都会分散用户对有用或相关信息的注意力。 |
9 | 帮助用户认知、判断和修复错误 | 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解释错误信息,精确的指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
10 | 帮助和使用手册 | 提供帮助信息,帮助信息应当易于查找,聚焦于用户的使用任务,列出使用步骤,并且信息量不能过大。 |
3、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的方法。
通过观察有代表性的用户,完成产品的典型任务,从而找出产品可用性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目的是为了改善产品让产品更容易使用。
可用性测试解决什么问题:
- 发现问题:产品体验上是否存在问题?
- 检验实现:期望的设计目的是否能达成?是否满足了用户的期望?
- 产品评估:用户是否会满意?
- 理解用户: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了解用户的认知,找到某些问题的原因?
4、问卷调研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让受访对象以邮寄、当面作答、在线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写,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问卷调研可以用于需求挖掘阶段,也可以用于产品上线的评估阶段。
问卷调研适用场景:
- 需要进行定量分析的调研;
- 需要匿名进行调研的问题;
- 对已有假设进行检验;
- 寻找问题隐藏的关联;
- 对产品设计用户认知及态度的评估;
5、产品数据分析
通过在网站或应用中进行数据埋点,进而获取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和行为数据,并进行基于产品体验优化的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做些什么:
作为产品的眼睛和大脑,提供客观衡量的依据。持续优化改进。
- 从哪里来?
- 什么样的用户?
- 做了什么?
- 表现如何?
- 如何离开?
6、A/B Test
A/B测试时一种帮助网页优化的实验方法。A/B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采集数据方式,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论,从而寻找到有更好的产品优化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为同一个目标指定两个方案(比如两个页面),让一部分用户使用A方案,另一部分用户使用B方案,记录下用户的使用情况,对比看哪个方案更符合设计。
一般会用在产品改版正式上线之前,验证新的设计是否可以提高产品的表现。
tips:A/B Test的前提是产品已有较多的用户量,所测试的页面有比较多的访问量。
以上。感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