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这两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到哲学的角度,但懂得用将这两方面用于孩子教育,那么孩子就学会了两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实践这两种思维方法。
其一、“为什么”实质上是对事物形成原因的探索。事物现在的样子一定是过去的一些因素相互作用,经过一定的发展才最终形成的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了解一个事物或者一个问题,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我们遇到疑惑不解之时,也常常会问为什么?这是人适应环境的本能倾向行为。人认识的过程是需要先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解释,才能认识事物,所以当我们遇到陌生事物,我们就需要从记忆中找出理由来解释,否则我们将陷入困惑和痛苦中。可以说学会问为什么是过去我们的一种生存常态。不过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安全,人们逐渐失去了问为什么的动力,转而安于现状。
还记得孩子小时候吗?他们总有不停地问这问那,简直就是一本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刚开始时不断给孩子解释,可是孩子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有的家长很享受回答这些疑问,有的却不耐其烦大声喝斥,有的忽略孩孑不管不问,孩子也逐渐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从“为什么”中找到答案有许多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在此我们就不作详细介绍了。总之,如果想让孩子继续保持好奇心,去勇敢地探索世界,有没有最好的方式呢?事实上我们经过研究,找到了一种可以回答一切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孩子问为什么时,不要直接给答案,而是用夸张的语气反问道“对呀!为什么?”。
其二,“做什么”。如果说“为什么”是我们探寻世界,认识事物的根本法则,是从历史中找寻规律,那么“做什么”则是从当下和未来中去探索世界,是另一条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看见一个杯子,我们很自然就知道用来盛水,但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也可能成为阻碍我们思维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只知道杯子可以盛水,限制了我们去寻找杯子的其它用途。例如:杯子可以作为礼物送人;我们也可以打坏杯子,用锋利的碎片切割东西;如果杯子是陶瓷材料,那么散热比较好,也可以用于工业机床刀具...(如果时间允许[/偷笑]我们可以找到杯子更多的用途)
下面继续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这次我们要一起穿越到从没到过的火星。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先不讨论交通工具的问题,这个讨论时间太长。我们今天讨论简单一些的问题。例如火星上穿什么衣服?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很脆弱,不能处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中,也不能处在高压或低压环境中,一些未知的病毒也会感染我们,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密封、隔热、抗压的防护服。我们也要考虑衣服的材料是否会与火星上的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致命物质,这又要我们必须弄清火星上的物质元素...好吧!让我们暂停一下,回到现实中来。以上我们对“做什么”思考可以看到事物所处的环境,并建立起事物与环境的联系来。“做什么”也是唯一能够将我们的想法付诸实践的地方,我们也以此得以与虚拟的想象建立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