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刚开始探索自我时,常会因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转而从别人的评价中拼凑出自己的形象跟概念。
其实说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是个自我感觉假想,这个(别人) 定义很笼统,通常都是自己想像的感觉。看似很在乎别人评价中,却又不真的在乎他人的真实想法,往往关注的只有自己。
通常聚焦在这感觉上会产生两种应对的反应,一是顺从,二是反抗。
很多选择顺从反应的人都是依照别人的期待与要求去做出选择,别人觉得哪个好我就做那个。再从别人评价中得到回馈,确认自己做的好不好,别人评价很棒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反之,则会觉得失落。
最后会陷入一直不断从别人评价中肯定自我的轮回,对自我认同薄弱,甚至在不同评价的冲突中产生自我的混乱。
另一种选择反抗的则是透过(我与你不同) 来确认我是谁。别人怎么说我偏不这么做,别人都要的我偏不选,偏要选择跟别人不同的。
其实反抗是另一种形式的在乎,其实他们要确认的价值还是建立在他们反对东西的基础上。
但当他们意识到埋怨跟反抗也改变不了现实社会,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时,已经可以对自己负责跟容纳所谓的矛盾,这时自我的认同才算真正的建立。
要摆脱假想的(被评价关系) 并获得与别人平等的关系,就必须从获得自我认同开始,而对自己负责跟容纳矛盾会是确认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