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爸妈的视线,踢车,好玩!
竹妈今天来分享第三、第四条建议:
3.运用启发式提问,可以让孩子想到更多的解决办法
妈妈问“浩浩,那要是那天堵在小区门口的车是舅舅的,可怎么办呢?”,浩浩说“那我就让爷爷打电话叫舅舅把车开走啊,别堵着我出不去上幼儿园!”妈妈接着问“那要是舅舅没听见电话怎么办?”浩浩回答“那,那,那我就去舅舅家喊舅舅呗!”妈妈继续问“来不及去舅舅家了,浩浩要迟到了,那可咋办呢?家里只剩奶奶了,爸爸妈妈着急都上班打车走了啊!”浩浩想了又想“嗯,嗯……那让我想想啊!妈妈你刚才说啥,你和爸爸都打车走了,那我要迟到了,可不可以让爷爷打车送我啊?”“那爷爷的电瓶车怎么办呢?”“让奶奶看着,不行,奶奶走路太慢,来不及我的小海豚又没有了,那我可不可让小区门口的保安爷爷帮我们看着爷爷的电瓶车?”
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浩浩得到的当有车堵着小区门口,浩浩可以有N多种解决方法:1.可以请求保安爷爷看看是谁家的车,打个电话,2.可以和爷爷打车走,3.可以在门口贴个提示牌:门前不要停车。
“浩浩,昨天停在楼下的那个车怎么了呢?你讨厌它?”“它不遵守纪律啊,不回它自己的家(车库),那我和童童他们玩,它就碍事,跑不开呢!童童上次差点撞上面呢!”
“也许是这个车没有家啊,叔叔或者阿姨实在没有地方停了呢,那浩浩说该怎么办呢?”“浩浩的红色玩具卡车那天放到沙发上,爸爸坐下去给坐坏了,浩浩心疼哭了,要是我们踢停在小区的车,车的主人会心疼不?”“那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看似孩子的这种破坏性的行为,其实是孩子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样表示和解决问题,我们多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信念的产生有一个逻辑顺序的),可以明晰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我们可以从浩浩踢车的行为,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思维:小区门口停车阻挡了出行,让自己损失了获得荣誉的机会,小区里面停车,不守规则,影响了小朋友们的玩耍。
像闺蜜这样,想速成地解决孩子的行为,忽视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是不能长效地解决孩子问题的。我们要聆听孩子,不要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我们要跟孩子共情,启发孩子思维,让孩子和我们一同寻找解决方法。
4.当然,最后我们要让孩子补偿自己的过失,并鼓励孩子的这种能多动脑筋想解决办法的做法。
谢谢大家的陪伴,今天的故事分享到这里,下次如果您也有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给您的困惑,欢迎您将困惑或者故事通过微信发送给我,与我分享,竹妈愿意做您的育儿帮手,当然会绝对保密,保护您的隐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