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假经常是含了国庆,我小时候有秋假,学校让学生们回家帮父母收秋,当然,老师们也要回家干活,那时很多老师家是农村的,家里有地,国庆节期间正好是农忙季节。
不记得何时没有秋假了,儿时的秋假很忙很累,天天去地里干活,那时没有联合收割机,玉米棒子得一个个掰下来,一个个装上车,一个个卸下来,一个个剥了皮,一个个装上房,暂时告一段落,等到晾晒干了再脱粒,这样才可以拉到磨坊磨玉米面,可以蒸窝头,熬玉米粥了。
村北的地头很长,一眼看不到头,一边干一边数着畦,看看还剩多少,想着何时干完。收完一块还有一块地,几亩地要干好些天,大家都忙,有时午饭都来不及回去吃,带到地里吃,或者直接吃花生解饿,还有吃红薯,烤玉米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我从那时学会挑甜的玉米杆当甘蔗吃,嚼吧嚼吧把瓤吐出去。高粱杆甜的更多!
地里到处是人,路上也是车来人往。一片热闹,有大人骂孩子不会干活的,有吆喝牲口的,有见面打招呼的,有女人们聊天的。热火朝天!那时蚂蚱还有很多,一抬脚会惊起一群,嗡嗡的飞过,不像现在地里一只都看不到了。地里还有老鼠,如果挖到老鼠洞大可不必吃惊,顺洞挖下去,能掏出来很多玉米粒花生壳!
很多年没干农活,今天去地里掰玉米,小干一会就要出汗,后来下雨了,弄了一身的泥巴,头发也湿了。终于收完,再下雨也不用担心了,不过感觉不够畅快淋漓。
想想少年时代,想想现在,一个是盼着早日干完活,一个是觉得没尽兴,只因为一个是日常生活常态,几十年后只是体验生活而已了。我想我并不愿重新再天天干又脏又累的农活了,虽然我不怕苦累,并且可以说正因为少年时代的生活磨练,才养成我吃苦耐劳的品格,让我受益匪浅。但人总是要不停的向更高处走。如果我可以发挥8分的光热,那么就不要只满足于5分的贡献。而且如果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就不会拘泥一隅。困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越往后看更多的困难是与自己的搏斗,是要突破自我的局限。
秋假给了我美好的回忆,时光不可以倒流,也无需倒流,在路上总有不同的风景在等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