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观后随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那一天,无双镇的焦三爷在自家院子里拿手一划,万分气派。黄土地的脊梁上生出了无双镇,无双镇的脊梁便是由那声声唢呐挺起来的。素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家人,唯有听着焦三爷和焦家班的唢呐响声,才能简短的忘却生计,抖掉从每个细胞生长出来的风沙,挺起自己的脊梁。
那日,焦三爷把自己学徒的第一把唢呐传给了徒弟天鸣,掷地有声地说道:“咱们唢呐也是匠活,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小孩也许听懂了,也许没有听懂,但他的泪水流进了我们的心中。焦三爷,这一刻,不仅是朴实的庄家人,更是艺术家、传道者,是遗世的身影。
年年岁岁,水草丰茂;岁岁年年,唢呐情长。徒弟从师父手中接过唢呐之日,要起誓:“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的学习,枯燥无趣,焦三爷交给天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近两米的芦苇杆从河湾上吸上一口水,翠绿的芦苇、清澈的湖水与稚嫩的少年,少年与自然,无不体现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在镜头慢慢拉远的时候,我们不经联想:这清澈的湖水边,曾经有过多少这样的少年郎,这些少年郎又是怎么将那传递情感与精神的唢呐之声代代相传?焦三爷,不也曾经是这样的少年郎吗?天鸣被选为焦家班的继承人时应过一句话:“他会把无双镇的唢呐担起来、传下去。”岁月流长,当西洋乐队的号声飘入家家户户时,在别人的眼中,唢呐中蕴涵的激情与悲哀快被西洋乐队的高亢取代了;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千年的唢呐声声,就要消亡了。只有天鸣的一句:“我给师父发过誓的。”他没有争辩、没有呐喊,但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坚持、艰难的行走者迸发的力量。
焦三爷,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不怒自威,满心期盼着下一辈的进步与成绩。在剧中,他很少笑,但他每次都是发自内心喜悦与欣慰:他第一次对天鸣露出肯定的笑意,是年少的天鸣在芦苇荡中学习各种各样的鸟儿鸣叫,三爷在身后应和,相得益彰;他的一次开心让我动容:天鸣作为班主,第一次接到活计,给焦三爷买来白酒和烟叶,他喝得满面红光,高兴地拿出自己的唢呐吹,那声音如同在呼唤他自己的灵魂;最后,站在门口的天鸣接过唢呐,师徒二人完成“百鸟朝凤”的绝唱,这是三爷对自己毕生事业的呼喊与注视,对刻在骨子上的“匠活精神”的推崇。这一刻,我泪流满面。
在无双镇,谁家有红白之事,唢呐班子便替他们吹奏一场,白事为主。白事,就是为死者演奏,死者的身份(与地位无关,对死者一生的道德评判)越是高贵,吹奏的阵势就越高级。“百鸟朝凤”的吹奏是对人一生盖棺定论,道德上的最高评价,先辈朴素的道德观,就这样以唢呐之声融入到民众之心。“百鸟朝凤”的故事,淳朴隽永,像一卷千年的文人画,黄土地上的气息与无双镇的水色风光,焦三爷的阵阵唢呐声与田野上抔抔坟头对唢呐声的渴望,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儿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这句话,是焦三爷用心传递给天鸣的。透过屏幕,我能感受到三爷心底的力量,他将支持着自己的徒弟走下去,走到更远的未来。“唢呐”是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更是中国人“道”、“匠”精神的载体,中国人“道”、“匠”精神的载体,是千万种文化汇聚而成的,根植于千万人的内心。
百鸟朝凤,是对“道”的追求,是对传统文化的一路追随,是对匠人、匠心、匠品的尊重与推崇。
前路艰难,“我”亦坚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