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0年的第1篇拆书笔记,关于拆书计划,请点击更好的2020,四年运营喵的学习计划。
前言
1、为什么要先从了解产品开始
有一句话说的好,产品是负责生孩子的,运营是负责养孩子的。
运营之光作者三节课创始人黄有璨老师也说过,做产品似乎更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不是一个职能。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作者苏杰老师,说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不仅对做产品有用,而且对各职场人士都有用,甚至可以指导你的生活。
随着精细化与自动化运营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运营人员想要完成这样的蜕变,不仅要有系统的运营方法论,还要有清晰的产品经理知识图谱,因为优秀的运营是建立在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及对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之上。 —《运营致胜》作者张恒
由此可见,运营人员懂产品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运营,懂得产品才能真正懂得我们运营的主体是怎么来的,是目标是什么。要想往高阶运营发展,可以说懂产品是基本功。
2、为什么要选择《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
这个问题想必不用多说,作者苏杰老师,是产品经理行业的布道者,引领着一代产品人的前进方向。从第1版到第2版,广受用户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1,销量名列前茅。
有种说法是运营人员必看《运营之光》,产品人员必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话不多说,我们马上进入主题。本书共有十三章,目录如下,本次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00章,01章,02章。
本书苏杰老师也为大家配备了精美的导图,可以关注老师的公众号:iansujie 获取高清大图。
第00章 开始:写在正文之前
为什么会有这本书?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周边行业发展太快,有一些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比如不是产品经理岗位的同学,创业公司非互联网圈的从业者,等泛产品经理圈,各种学习资料太多,没有知识地图来进行指引。
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不只是对做产品有用,而且对各种职场人士都有用,甚至他可以指导你的生活。
希望2.0能够给更多人成为泛产品经理,人人都可以做一些产品经理的任务,具备一点产品经理的能力。
本书的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主要是-1~3岁的产品经理,通过阅读本书理解一套方法论体系。把书作为一个过程而非物品。与1.0版是升级而不是替代,有点儿像上下册。更偏理念,涉及更多思维方法。适合想了解怎么做产品的泛产品经理。
本书内容与阅读方法
三个优势
13章理论与实战作业结合,通过视觉引导图,方便快速找到内容。
我与本书的局限性
没有操盘一款真正出色的产品,广义的运营不是我的强项,产品类型太多,无法一一亲历。
尽信书不如无书,多看多听,多想多做,脑中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的观点,而无碍于行事。
第01章 初识:大话产品经理
从一个小故事谈起
越来越多的大学情侣为了更安静的学习到宾馆开房,宾馆老板就把宾馆设计成图书阅览室的模样,然后就倒闭了。。知乎原文
引出了产品的定位阶段,需求采集阶段,需求转化阶段,产品概念验证,新功能上线等产品经理常碰到的坑。
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宝洁第一次提出了产品经理的概念。
两个PM,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核心区别是一个靠想一个靠做。项目经理是执行人,重点是把任务完成,需要的是执行计划和控制能力,产品经理是任务的提出者,更需要创造力。
与传统产品经理相比,泛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工作重点侧重于产品上市前的定义以及需求采集与细化。
经过10年的发展,产品经理逐渐成熟。细分角度,包括明确的层级定义,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区分,产品类型不同区分。
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性格特点
三种思维方式转变从学生到职场
要学会面对真正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看问题要更多的切换角度,结合场景分析问题。
面对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做出基本应对?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先搞清楚,问题后选择方法。
从用户到产品经理
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惯性。每个人每天都会以用户的角色接触成百上千件产品,所以习惯以用户的视角来对待这个世界,因为这是一种简单直接更舒适,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换句话说即具备同理心。
我们并不懂用户,但必须要有能力切换成用户视角来发现产品问题。
从现象到本质
不要再被表象蒙骗追问逻辑的镜头,你会发现任何事情的本质其实都是很简单的。
产品经理性格特质加分项
热爱生活,有好奇心,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尝试和持续学习;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对关键细节追求完美要有大局观,知道战略比战术更重要,知道合理妥协的必要性;善于沟通团队精神,承认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做产品需要靠团队来拿出结果;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淡定的心态。
产品经理的日常
判断产品经理的潜力:激情,要看你做过什么,做过什么是指输出而不是输入;
会不会学习,即能力。
产品经理最开始是产品的定义与架构,然后是产品设计接着做出来,最后推出去这个过程。
主要包括4大类14个方面。产品架构,产品设计,产品管理,产品运营。大家可以考虑自己擅长哪方面,根据公司需要和个人兴趣选择发展方向。
随着公司的发展,周边团队由小到大。
建议:从现在开始开通一个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号,坚持每周一篇,坚持一年必定收获不菲。
第02章 产品:关键词与分类
产品: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某个:某个要有针对性的满足某些用户的需求,要有明确定位。
这里苏老师也提到一本经典书籍《定位》,我们后面也会去进行学习。
问题:包含用户、需求、场景三大部分
用户:这个问题是谁的问题
广义的用户,即产品干系人是指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人。任何产品的用户都是多种多样的,但又存在主次之分。用户更多的指角色而不是自然人,不同的角色情况下可能需求不同。
举例:成年人买玩具。客户和用户的角色是重叠的,背后是同一个自然人。给小朋友买玩具角色就分离,客户是小朋友的父母,用户是小朋友。
需求(用户的内部因素):问题的核心是什么;需求是分深浅的,最浅的一层是需求的表象,第2层是观点和行为背后的目标,动机。最深一层是人性,每一个需求完到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人性层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阐述的非常到位。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法,提高现实,降低期望,转移需求。
场景(用户的外部因素):用户在什么情况以及何时何地碰到这个问题。用户使用是带着场景的需求,更是跟场景紧密关联。
移动时代更看重场景,是因为用户更多元化,触达用户的渠道复杂化,需求更加丰富多样,碎片化,场景更复杂。
东西:指有形的食物或无形的服务,一个有目标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产品分类维度
常见的产品分类维度(作为运营的我们可以仅供了解,对号入座即可):
分类角度,包括用户关系,用户需求,用户类型,产品形态和其他,如今很少只有单纯满足一种用户需求的产品。
用户关系角度可以分为单点(例如计算机),单边(电话),多边(知乎)
用户需求角度可以分为工具型,内容型,社交型,交易型,平台型,游戏型。
工具型主要解决单点问题,产品的基本逻辑是用户要解决特定问题,需要做一个任务,使用工具,达成目标。找理由让用户留下点儿东西,让用户因为留信息的行为而受益。比如百度,高德地图。
内容型,价值观过滤器。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逻辑是主动或被动接触内容,消费内容,消费后行为。需要一个能迅速吸引注意力的有趣表象,也需要一个能提供真正价值长期沉淀用户的有用内核。比如罗辑思维,小红书等
社交型彼此相互吸引,用户与用户相互玩,彼此吸引并建立关系,最终因此而留下来。细分维度如熟人陌生人社交,社交介质上区分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用户共性区分地域,同学,兴趣爱好等。比如陌陌。
交易型,做生意卖东西就是电商和O2O概念下的各种收费服务。比如拼多多。
平台型是复杂的综合体,同时满足多种角色的产品形态,也可以说是生态。平台的竞争优势不在于it系统本身,而在于平台的各种用户角色在平台上的内容关系等。如微信,天猫。
游戏型,打造平行世界。
从用户类型角度来区分,可以分为TO B ,TO C型。
从产品形态角度,可以分为BS结构,CS结构,软硬结合,大实体。
其他分类角度:
比如从行业分类,金融,教育,医疗,娱乐等
从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卖产品,卖流量
从关键资源角度分类,资本驱动,技术驱动,产品体验,运营驱动,垄断资源。
下一期,我们将分享第3-5章:概念:提出与筛选;需求:采集与用户研究;转化:需求分析与外模型。
传送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