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金山县边上有个小村庄,住着一户人家姓唐,有次夏天夜里碰到了一件奇事。
那年三伏天,炎热异常,知了刺耳的叫声从早到晚没停过。白天热,到了晚上也是一丝风也没有,低矮的平房里闷热的像蒸笼里似的,屋里根本没法呆。
傍晚时,人们都在门前空地上摆桌子吃晚饭,几户人家差不多同时开饭,跟吃席差不多情景。挨得近的邻居还边吃边互相搭话,说说笑笑的,小孩端着饭碗东家看看,西家瞅瞅,大人们看到小孩过来,都毫不吝啬的把最好吃的给他们夹几筷头,可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吃完后各家收拾碗筷,喝茶,聊天,人坐在自己门前,却跟邻居聊着天,十分热闹也很惬意。
晚上睡觉时,人们纷纷把大门板卸了,门板两头各搭一根长条凳,这样铺成了一张简易床,举家睡在屋前的打谷场上纳凉过夜。当时民风淳朴,乡村也闭塞,没啥外人,大家睡屋外根本没什么顾虑和担心。
唐家也是如此,一家三口都睡在外面。儿子刚两岁,睡在父母中间,俩夫妻摇着扇子,摇着摇着都睡着了。朦胧间,孩子的父亲突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走来,急切的对他说:“快,把弟弟(对男孩儿的称呼)抱进去!” 他一个激灵醒了,二话没说抱起儿子就往屋里跑。
后来说起这件事,大家猜测这位白胡子老头应该是土地神,可能小孩当时有危险,所以来提醒房子主人赶快抱进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