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父母回乡下,汽车不疾不徐地行驶在新修的柏油路上,两旁是一垄垄荒置的农田,像海藻一样茂密的野草绿油油地肆意疯狂地生长着。
“这么好的田荒着,人越来越多,种田的越来越少,为啥粮食还够吃。”年迈的母亲不解眼前的问题,忧心忡忡地问。
“以前在农村天未亮就出工,摸黑才到家,一年到头吃不到两斤肉,现在真是个好日子!”忧心忡忡的母亲忆苦思甜,对当下心怀感激。
进城前,母亲在贫瘠的农村度过了四十年的苦日子。作为六姊妹中的老二,她早早地承担起了为父母分忧,养家糊口的责任与重担。
开荒、种地、插秧、育苗、扮禾……男孩子做的事她丝毫不落后,煮饭菜、扫地、收拾家里,轮到女孩子的活,她照干不误。
后来她遇到我父亲,可惜父亲由于工作的缘故,并不常在家。相反,父亲和母亲的结合,让母亲接连生下了五个孩子。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母亲天未明就扛起锄头出工,天黑了才回家。“回家了还要洗衣服、斩猪草,凌晨一两点还在池塘边用棒槌捶洗脏衣服。过年了,才去称两斤肉回来。”贫穷带来的苦难已远去,但烙下的痕印深深地在心底扎根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