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意识

作者: 王安迪 | 来源:发表于2016-03-02 08:22 被阅读273次

    查字典可以知道,「工具」有两层含义:1. 工作或者生产时所使用的器具。2. 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第一个解释是原始含义,第二个解释则是后来的引申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具的范畴也有所扩展,若以当下的视角去看「工具」二字,不难得出一个新的定义:工具是一切可以被使用的物品、服务、软件、甚至抽象的理论和思想。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有同感,则有必要细细思量一下,我们真的有「使用工具」的意识,和善于「使用工具」的能力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答案却未必如你预期。

    前天下午应邀去做一个主题分享,给一群热爱互联网思维,却不太懂互联网技术,同时互联网使用经验又比较少的传统行业从业者,讲解一些基本的互联网实用技术。站在讲台上,我开宗明义地说到,你们觉得互联网世界,到处都是高深酷炫的技术,仰视互联网从业者和相关技术,这样很容易产生距离感。以我的视角看,你们提及的「所谓互联网技术」,都可以换一个称呼:工具。

    把互联网和软件当成工具,似乎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但是,从在场的人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很难理解这个抽象的「工具」,接着,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介绍了两组「工具」。

    第一组是『秀米』和『风铃』。这组工具可以方便人们去管理微信公众号中的图文信息,可以为产品或者某种服务,制作漂亮的展示页面,像搭建积木一样简单,只需要把不同的模块叠加在一起,然后换成自己的背景音乐、图片和文字即可。几步操作下来,就可以「生产」出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这些内容页面很方便通过微信、微薄等渠道传播,也适合在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上观赏与阅读。

    分享的第二组工具是『金数据』和『麦客』。在线表单可能是当下最接地气的互联网工具,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没错,这两个工具都是制作在线表单的绝佳软件,操作简单,仍然像搭积木一样,每个会使用电脑的人,应该都可以借助这样的工具,制作对自己有用的表单。诸如活动报名、同学通讯录收集、客户意见反馈、调查问卷和日常记账,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应用场景,不管你是什么工作,它们都有可能帮助到你。

    问题来了,当这样的工具摆在面前的时候,你可曾考虑过,借助它们解决你的问题?当各种信息和线索都指向某种工具,当你信任的人推荐某种工具,他告诉你这些工具能帮你提高生产力,可以助你改善工作流程和效率,这个时候,你依然会对所谓的互联网技术敬而远之吗?你会始终对这些工具视而不见吗?

    遇到某项任务,或者要完成一件事情,能够想到「使用工具」,便可以称之为具备「工具意识」,一旦有「工具意识」,往往会主动的去简化问题,梳理思路,随之也就比较容易搞清楚一件事情的脉络。对最终解决问题更是大有裨益。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有「工具意识」,比方开车去一个比较远地方,而不是走着去;买东西刷卡,而尽量少的使用现金;使用电话传递消息,而不是骑一匹马去送信。可是到了把互联网当作工具的时候,大家的意识和经验却开始有了明显的差异,使用工具的意识,很多时候也代表着思维方式。

    除非你是工具的生产者,否则,工具就只是手段,是方法,并不是目的,也不是终极的追求。单单是这样思考问题的时候,或许效率就已经提高了。另一方面,你也许很容易接受自己不会使用某个工具,也很容易转换思维,去招聘人才或者外包具体的任务,会使用工具人自然可以帮助你,这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体现。

    如果没有「工具意识」,很可能会掉到具体技术的陷阱里面,觉得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搞不了,那也搞不定,没有合适的“武器”和先进的思维方式,就无法真正有效的拆解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少不了费劲。

    假如说「工具意识」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那么「善用工具」则是一种具体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习得,每当遇到问题时候,先考虑有没有工具可以使用,有没有工具可以借助,清楚「工具」之后,可以尝试自己去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驾驭它,使之为自己服务。

    多少年来,各种工具更新换代的时候,总会有因循守旧的人,或排斥,或畏惧,拒之于千里之外,这个时候,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开放的心态,有没有尝试的勇气,掌握一种工具,获得一种的技能,又何尝不是学到一种谋生手段,多了一个让人踏实的饭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具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u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