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的人都开过会,大多数会议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卓有成效,而是这样的:会议之前不知道主题是什么,会议过程中讨论达不成共识,会议之后无济于事。
会议之前可以提前准备会议议程并通知相关人员,会议之后要跟踪问题并推进问题的解决,那么达不成共识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是沟通出了问题。
1
昨天我们部门王经理召集研发组和管线组的人员一起开会讨论管线系统升级的相关事项。
我们研发组的经理先发言,他把大体的系统升级方案说了一遍,主要讲到用了什么技术,要设计什么功能之类的内容,这很符合我们研发组程序员的思维方式。
而坐在我们对面的一排管线组同事,却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王经理很生气,让管线组的同事依次发表意见,不要不吱声。管线组经理说,他们关注的重点有三个:一是新需求能否实现,二是新系统能否更方便用户操作,三是新系统能否更易于部署。
说到这,我才听明白,原来两个组的经理都只是在各抒己见。乍一看,他们在沟通,实则不然,他们不过是在自言自语。
他们的立场都在己方,并没有关注对方的需求,他们的说话方式其实是把沟通对象变成了自己的组员而不是坐在桌子对面的另一组同事。
研发组表面上是在讲,我们给你们升级系统就是为了用更好的技术组合来实现更好用的系统;而潜台词是在说,你们提的需求我们都可以满足,那不是重点。
管线组表面上是在讲,我们让你们升级系统是为了实现甲方的新需求和我们自己方便部署系统的要求;而潜台词是在说,只要能满足我们关注的重点,那么你们用什么技术来实现,我们不懂、不关心、也不在乎。
结果其实在开始就注定了,双方争执不休,最后不欢而散。开了一小时的会,还是无济于事。
2
不过这件事对我的影响还远不于此。研发组经理的思维是典型的程序员思维,这很像作者思维。而管线组经理的思维则是典型的用户思维,这类似于读者思维。
作者思维,即创作作者的创作,写完让自己爽为主。如果见解独到,即使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你还是能收获小范围的死忠粉;如果只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拘束,那就无异于自嗨。
读者思维,即创作读者的创作,看完让读者爽为主。对人事进行适当的理性分析,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对人事进行生动的感性描述,能宣泄读者的情绪。如果只为读者而创作,读者想看什么就写什么,那作者很容易沦为方法论大师和鸡汤教主。
如何平衡写作思维和读者思维并不容易,写文章时这两种思维都不可或缺。作者思维占比过大会减少受众,变为自娱自乐;而读者思维过重又会导致自己写一些自己都不信的东西,变得不像自己了。
扪心自问,我们写文章到底是写给自己看的还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呢?如果只是写给自己看,为什么要发表在大众能看到的平台之上呢?如果只是为了给别人看,那你写作的初心是否过于功利了呢?
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你开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