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文字复习-21

《论语》文字复习-21

作者: 手绘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8-18 08:12 被阅读0次

作息调整I:第66天

《论语》阅读:第27天

蛮好的心情,一个电话又糟心了,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们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才这样操作的,所以结果还算可以的,过程选择这样做就是会闹心一点,不过写出来之后心情一下子又恢复了平静,突然冒出来团队的力量,一个人承担一个人干,不是说不能干,而是中间会有些问题让你停滞不前,累,烦躁等都是问题,内心还有这样的独白,我很努力了,为什么没有成事呢?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能坦然接受的,特别是知道事情的一瞬间,我觉得我最近的能量磁场不够,可能是受生理期即将到来的影响吧,开始嗜睡了,老是觉得累。其实每个月不都是有这么几天呀,女生就是那么的麻烦。

为政篇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颜回在实践上能发挥孔子平日所讲授的,所以孔子说他不愚。

颜回大概是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急于去表现自己的敏捷和锐思,显得很沉默,所以他给孔子的初始印象是个迟滞愚钝的人。然而孔子又发现颜回能在回去之后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而不懈怠,做到洞明之后,还能有所发挥。从“愚”到“不愚”,是孔子对颜回的一个认识过程。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经此三步,就能对一个人做出较为彻底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使他在你面前无处遁形。

每个人的行为都不相同,有人为恶,也有人为善。若是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应先看他的行为表现。行善的就是君子,作恶的就是小人,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初步判定这个人的品行。这种方式只是从眼前之事分析,并不足以了解对方,只是从表面上知人识人,还应更进一步才行,这才是“视其所以”的本质。

所谓“观其所由”,是指观察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和方法。观察为恶的人,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心存恶念就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采用一些坑蒙拐骗的伎俩。至于行善的人也要分开来看,应当观察他是不是真心为善,是否诚实,以及他的目的何在。若是真心为善,就不会伪装,只是为了行善而没有别的目的。但若是假意行善,则是沽名钓誉之徒。这种方法是从较为长远的角度了解对方,要比前一步深入许多。

第三步是“察其所安”,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对方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若是以行善助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人就会真心喜欢行善,就不会有着过分的矫情,就是真君子。但若出于某种目的或形势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行善,也非志趣所在,也不会乐于长期做下去,这种人便不是真正的君子。倘若能够看透别人内心的善恶以及志趣所在,也就达到了知人识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识人法,是对一个人从外看到内做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考察。即便他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耐心观察,照样能让他们无所遁迹,乖乖地现出“原形”。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能做到前两点,可是这并不能真正地了解他人,只有把握其价值观,才能彻底地了解他。言语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不靠谱,就连日常的行为也只是初步判断的标准而已。了解到他人做事时的动机,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他人。如果能认准其价值观和志趣,当算是真正知人了。

对于为政者而言,“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只有“善任”才能使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保证国家的政策得以贯彻和落实。这就需要为政者必须具备知人的本领,在选人用人时都能量才使用,使客观需要与主观能力达到完美的统一。

总结:

孔子喜欢启发式的教育,学了还要会输出。识人法则,观察其行为。

切己体察 日日精进 贵人慎言

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

吾辈用功 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何等洒脱 何等简单

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知行合一

相关文章

  • 《论语》文字复习-21

    作息调整I:第66天 《论语》阅读:第27天 蛮好的心情,一个电话又糟心了,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 《论语》文字复习-6

    作息调整I:第51天 《论语》阅读:第22天 终于今天完成了5点出门,能早20分钟左右出门,是因为昨天的意外的任命...

  • 《论语》文字复习-7

    作息调整I:第52天 《论语》阅读:第23天 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最近几天都是4点多就醒了,虽然还是会继续小眯一会...

  • 《论语》文字复习-13

    作息调整I:第58天 《论语》阅读:第29天 腿感觉不是自己的,前天晚上的一个小时醒一次,折腾的我,累趴,想想之后...

  • 《论语》文字复习-15

    作息调整I:第60天 《论语》阅读:第21天 一天的忙碌,除了中午小歇一会,一直在忙碌,也知道提升会很快的。唯一的...

  • 《论语》文字复习-16

    作息调整I:第61天 《论语》阅读:第22天 今天终于睡了一个踏实的觉,经历了几天的睡眠折磨,上正轨了,可惜呀,后...

  • 《论语》文字复习-17

    作息调整I:第62天 《论语》阅读:第23天 恭祝中国男排获得亚洲杯冠军,久违一场男子比赛,我是一直是以中国女排精...

  • 《论语》文字复习-11

    作息调整I:第56天 《论语》阅读:第27天 大半年之后,再次开启回福州的行程,想想5点不到就起床的,墨迹墨迹的,...

  • 《论语》文字复习-10

    作息调整I:第55天 《论语》阅读:第26天 周一又是忙碌的一天,忙碌中还是保持那份淡定,是取决于每天的阅读和写作...

  • 《论语》文字复习-12

    作息调整I:第57天 《论语》阅读:第28天 来到了福州心情还是不错的,工作量也是蛮大的,最可恶的是我走错路了,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文字复习-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wy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