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比伦
今天突然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听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如果纯粹想从我这篇文章读到王小波的名人轶事,那你可能会失望了,然而这却是我和王小波“相遇”最近的一次。
关于喜欢读书的事儿以后再单独写出来,今天只想谈谈最近读的一些书,准确的说说是谈谈最近读的和听的一些书。
01 读书:遇到王小波自从学校出来以后,再也没有那种慢的心境去看完一整本书了,后来晚上失眠,便养成了睡前听书的习惯,这一听就是四年。虽然把我的入眠时间拉长到二三十分钟,我却把以前一直读不下去的《百年孤独》听完了。这让我极其兴奋,因为我发现在名著这件事上,耳朵比眼睛更具有灵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相继听完了《三体》《教父》和《围城》等等,这让我产生了读书不如听书的错觉,直到开始听《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实在听不下去,所以才开始听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这些书听下来我发现一些规律:有些书适合听,有些书适合读,而且中外的作者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三体》和《球形闪电》是我一开始实在读不下去才想着听下来的,然而《霍乱时期的爱情》实在听不下去。倒不是作者文笔差,而是针对这本书我还是比较乐意买本书看,就像《丑陋的中国人》,我打第一眼瞧见它就买了纸质书看,没想着去听它。因为有的人的写法很具有故事性,十分耐听;而有的人把一件事写得很复杂,大量的心理描写只不过为一件很简单的事,所以多半听起来很冗长繁琐。
中国的作者创作风格往往偏故事性,描述和叙事往往相对独立;西方的作家却很喜欢沉长而反复的写法,常常一种心理或者行为用一种更为深刻的思想去解释。
然而似乎总会有例外,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清爽,这便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室友推荐我读这本书,说是里面有大量关于性的片段,我也曾去图书馆翻了几章,但终究没有读下去。尽管我特别喜欢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但他的长篇小说很不耐读,而且故事开端就对性的描写太过裸露,总让我怀疑它不是一本正经的书,更无法把它同名著两个字联系起来。
现在听它完全出于偶然,但我听了三章以后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想原因有三个吧:
首先当然是王小波的大名如雷贯耳,就在前两天看到他被采访的视频,发现虽然他的文字很张扬,但他本人却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这很合我的口味,我喜欢内心澎湃而外表低调的人。
其次我已经过了那个青涩的年纪, 对闺房性事不再腼腆,碰到那些关于性的文字也不会只充斥着羞涩的幻想。在听完高晓松讲解《金瓶梅》以后,我更发现这类的小说思想的深刻远远大于性爱的描写,所以当我再次听到小书里描写的性爱时,已经感到稀松平常了。有了这种心境,才可以把心思更多的放在内容和思想上。
01 读书:遇到王小波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他的文笔和中国其他作家的文风迥然不同,这让我耳目一新。无论是中国古代作家还是像路遥、莫言这样的现代作家,写出的文字都详尽丰实,而王晓波的文笔却带着浓厚西方哲学家口吻,而这种感觉是我在高中时读《围城》时才有的体会,因为钱锺书把文字的幽默和通感表现得淋淋尽致,而王小波却把他的个性抹上了一股浓厚的古希腊哲学家气息,满篇文字印证着辩证法的口吻。这好比对一个人的描述,传统作家会把她从脸蛋到身材、衣着到姿态描述一遍,仿佛总怀着画家对人物素描的情怀,而王小波在将她“意淫”一遍后,只会问:她是否存在,俨然这是古典哲学最基层的问题。
像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手法很耐人寻味,起码让我有想了解于连未来的冲动,而《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对爱恋中男孩的心理描述却显得繁琐很多,好像为了体现对爱情的冲动,从而故意反复咀嚼文字。对于纯粹读哲学著作,我虽然感兴趣却读不下去,而对王小波用哲学的口吻来写小说却兴趣盎然。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