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许多人整天都忙忙碌碌,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家庭,连碎片时间都被微信微博统统占领。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高速运转,内存不足,连梦里都在忙着还债或是逃跑。
我以前也是这样,to do list永远没有尽头,忙着解决工作和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问题,大脑和身体一样,从来没有过好好的休息。直到最近,我听到罗胖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虽然跟时代有关,但也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他说,如果只是跟这个时代的特有问题对话,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那不管学术表面上有多繁荣,都是小格局里的思考。而如果这代思考者是在跟一些大的对象对话,如宇宙、自然、世界,试图找到这个时代的边界和定位,才是诞生原创思想的时代。
这就是说,我们现在瞎忙,虽然解决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但这些都是小家子气,很少有伟大思想诞生。而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我们就可能站在更高的格局,产生更深刻的思考,诞生更伟大的创意。我们现在跟具体的人、事、物对话,充其量是小格局思考,即使大脑满负荷,也只不过是解决问题的机器。而如果我们跟时间、空间、虚无对话,就是大格局思考,想的更本质、更深刻、更富有哲学意味。
是啊,我们整天不管是瞎忙还是计划缜密的忙,都是在解决“怎么活”的问题。而慢下来、闲下来,更容易提出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而活”。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而慢下来,把大脑从高速运转的开机状态中解救出来,是创造大格局思考的先决条件。就像牛顿,如果他天天忙着做实验、写论文,哪有时间去苹果树下浪漫,哪有可能正好被苹果砸中,砸出了经典的力学三大定律。
那么怎样让大脑待机一会儿,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大格局思考呢?
首先,你需要放空,什么都不想。
学而不思则罔,再高速运转的大脑,都需要抽出一段时间来回归本源,比如单纯的去玩、去运动、甚至去shopping,暂时把解决问题搁在一边,让大脑待机休息,让灵感酝酿。
其次,你可以全神贯注的想。
怎样集中注意力?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独处,放下手机,隔绝开外界的干扰,让大脑从开机状态进入待机模式,饶有兴趣的去思考那些被反复提出却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存在是什么”“时间是什么”……
最后,你可以漫不经心的想。
跟上面全身贯注用意识去想有所不同,这次是用潜意识去想。而激发潜意识的最好途径非艺术和大自然莫属,这两者虽然看起来浪费时间,没有立即产出,但它们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灵感,产生灵魂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振。
从不想,到全身贯注的想,再到漫不经心的想,大脑待机不当机,随时可重启。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无需走上另一个极端,光有大格局思考,没有小格局思考也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既要知道“为什么活”,还要知道“怎么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