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制作的《牡丹亭》长达九个小时,一唱三叹。现代化的舞台与服装设计,让古老的故事散发出青春的光芒。让人忍不住的赞叹一句,昆曲很美。
牡丹亭下,俞玖林饰演的柳梦梅与沈丰英饰演的杜丽娘,上演了一段超越生与死的爱恋。
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喝毒药死了,紧接着朱丽叶也殉情而死,悲剧得彻底。
西方戏剧只知实,不知虚。而《牡丹亭》中,杜丽娘却可以活过来。
因为无法辜负的相思。
“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姹紫嫣红的春天,迷醉了杜丽娘,在梦中,她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两情相悦,折柳相赠。醒来后,寻不到柳梦梅的怅然若失,风暴般袭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语成籖。
杜丽娘“一梦而亡”,葬在后花园的梅花树下。
却说柳梦梅,也是多情种子,对着杜丽娘的画像,爱不释手,倾诉衷肠。那一声“姐姐……”叫得凄婉而急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也许是心灵感应,杜丽娘寻着声音来到了道观。两人夜夜缠绵悱恻,算是一解相思之苦。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它是彩笺上浓重的一痕,带着温暖,也带着忧愁,又是雁子归来的痕迹,带着急切,带着希望。
如水美眷,似水流年,因为它,憔悴损,如满地堆积的黄花,也因为它,春风满面,即使分隔两地,即使不在同一国度,仍然相信,有一天可以相见。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舞台上的花神也在为他们祝福。花神也是剧中的一大亮点,飘带,水袖,动作都非常讲究。
杜丽娘常常让我想到苏联的茨维塔耶娃,她深爱着从未谋面的里尔克,当里尔克不在人间了,依然无法忘怀,她在饥寒交迫之时写下:《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
吹笛者倚着窗扉,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在不会在意……
思念是无法消除也不讲道理的东西。生离死别,又如何?!它无法阻挠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虽千山万水,只影为他去。像花儿凋零了,落在水里,一路行去,漂流的地方即是思念的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