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程序员
那个会投资的同事离职后,成了我们中的人生赢家

那个会投资的同事离职后,成了我们中的人生赢家

作者: 4e38b09fd43b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23:43 被阅读28次

一转眼,已经到了倪叔来杭州工作生活第8个年头了,回首进城这些年来的变化,其中最大的改变在于:财富观念的改变。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出生于湖南三四线小县城的倪叔对于财富的观念自然是非常传统的,用的是一套以节省为主,强调量入为出,积极储蓄,省钱即是赚钱的一套财务观念,可以说非常相似于我们的上一辈人。

但来到城市后的倪叔很快就发现这一套并不适用,因为:首先,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要赚更多钱的核心能力不是省,而是如何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时间具备更大的价值,为了省钱而耗费时间与精力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其次,城市让人们有机会轻松就赚到远超父辈的工资,但相比于城市的高房价,高通胀而言又显得九牛一毛,因而为了储蓄,而刻意降低自身生活质量,既无实际的意义,又会影响个人的社交形象资产,因而也不可取的。

所以当几年前,倪叔的月薪首度突破三万开始,倪叔就决定要向城市里的其他年轻人看齐: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创造更大的价值,制造更多的现金流之上,同步要好好享受与倪叔收入所匹配的品质生活。

但从后来的实践来看,这一套也有它的问题;因为收入不是无限增长的,尤其是一旦碰上了18年这样的经济小年,增速放缓,一直强调享受的超前消费习惯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最终成为虽然赚的不少,却也没存下来什么钱的“隐形贫困人口”。

而在过去的8年里,倪叔见证了:整个中国社会年轻人的财富观念,从节俭戒奢的高储蓄社会走到了个人消费的高负债状态,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但从结果来看,其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康的财富观念,去找到一种既能保证良好的生活品质,又能让资产有序增长的良好模式来好好安放自己的人生。

虽然,倪叔自己也和大家一样都在探索向前的路上,但近年来一个发生在倪叔身边的案例让倪叔看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因而在此倪叔想要把它分享给正在看倪叔公号的你,希望对你也一样有所启发。

02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芦苇君,是倪叔认识超过5年的好朋友,以下是他的故事。

芦苇君,原本供职于杭州的某上市公司,30出头的年龄便已年入百万,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经理,在北京/杭州等中国多个城市都有自己房产,拥有的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人生。

但一次手术改变了这一切,当时他所在的部门上了一个大项目,在加了半年班以后的某个晚上他突然倒下被同事送到了医院,这一住就是一个月。而那次住院的结果就是:医生从他的身上摘走了一个零件,并建议他不要再从事高强度的工作。

从医院回来,他就从公司离职了。在为他送别的晚宴上,他告诉我们说:在医院的这一个月,他也想了很多,而从离开这里开始,他就决心要过一种不再拿命换钱的新生活。我们一面祝福,一面心下唏嘘,想着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

那一晚之后,朋友圈里的他开始了旅行,他去了很多国家,用相机纪录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与很多美丽的景色,而我们一边在朋友圈为他点赞,一边也在幻想着自己是否也可以来一个这样美好的间隔年,然后继续投入日复一日的工作,直到2018年年初,他告诉我们:一套在北京蜗居的房产首付就搞定了这套日本东京的房产,并且通过他的个人经营每月还有盈利,从此过上了不用工作以房养己的生活。

这就是芦苇君在日本东京买的房子

上图,就是芦苇君在东京购买的房产,2018年4月20日刚刚交付,一栋新楼,土地面积132平,上下两层一共套内171平,一共十套小开间,每间房子平均17平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干湿分离的单独洗澡间(洗澡间内热风冷风烘干各种实用装备)和温水洗净马桶,空调壁纸木地板可视门禁厨房电磁炉烟雾报警等等全部配齐,非常适合用来出租。

这一栋新楼的总价是1.16亿日元,差不多为:680万人民币,而芦苇君只花了240万人民币首付,再加上其他税费以及最后准备到可以入住的家具家电一共花费大约20w,总体一共支出260万现金;贷款440w,30年贷款,月供1.81w,利率只有2.9%(是的,日本房贷利率,比国内公积金利率还要低)。

也就是说他用260万的启动资金+30年每月1.81w贷款就拿下了日本东京的一栋171平米的永久产权房产。

而如海报所示,芦苇君所购买的这所房产用日本的说法叫做:满室引渡,就是说这个房子买的时候开发商已经帮房主全部租出去了,一个月的租金是60w日元,汇率算下来是3.6w人民币,也就是说芦苇君在完成了首付之后,每月不光不需要支付房贷,而且还能拿到1.8万人民币的收入,而且芦苇君已经和当地的房屋管理公司签订了5年的合约,也就是说在未来的5年,他每月都可以稳定的获得每月1.8万人民币的租房收入。

而有了这1.8万人民币每月的被动收入,就足够他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在他们喜欢的日本。虽然钱并不多,并不能让他再按照过往的旅行标准,每晚都住五星级酒店,吃当地最好的高档餐厅,但也因为不用再拼命加班,不用再每日面对汹涌的生存压力,一家人带着平淡与安详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去菜场买菜,夫妻一起去学校接女儿放学,一家一起在街角的便利店分享一支雪糕……这样的生活,对我们这些依然还在拿命换钱的人来说无疑是另一角度上的人生赢家。

260万这数字看起来很多,但对于很多一二线城市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数字,但很多与芦苇君身价相似,甚至财富值十倍,百倍于他的人们却很少有机会能去拥有这样的人生。

因为不管赚多赚少,大家所做的都是相似的选择,为了克服不断涌起的财富焦虑而选择在大城市的格子间里醉生梦死,直到彻底被耗尽生命,作为一颗生锈的螺丝钉从城市的躯干上掉落。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追求财务自由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习的不是什么财务技巧,而是什么是自由?

唯有我们心中坚定的知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像芦苇君一样,通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尝试,不断厘清自己对生活的想象,最终通过新的投资选择,获得被动收入,从而逐渐看到了财务自由的曙光……

而倪叔相信,这样的故事对于大多数动不动就以“隐形贫穷人口“自居的年轻人来说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03

芦苇君的故事公开之后,在我们的小圈子内确实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家都在对那种追求“诗和远方”的生活方式充满憧憬与向往,大家也都认同在新中产崛起,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无论是长租公寓还是度假旅行方向的民宿与中端酒店都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

但在热闹了一阵之后,真正有所行动的人并不多。因为芦苇君的成功最难复制的部分就是他那种敢于放弃过往一切的积累,重新归零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恰恰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的。

毕竟,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处境与自我羁绊,我们有我们的工作,有我们家人,有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时冲动的说走就走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我必须要认真提醒读者不要试图盲目模仿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辞职的勇气就没有向芦苇君的生活靠近的可能——如果通过你既想像芦苇君一样通过分享房地产行业的红利来钱以钱生钱,又不想舍弃现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那么你可以了解一下多彩投的投资方式。

多彩投是全球专业地产及空间投资平台,它集酒店、民宿、公寓等空间领域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商业地产空间众筹于一体,项目遍布全球792个目的地,让年轻人轻松实现国内外资产配置。

相关文章

  • 那个会投资的同事离职后,成了我们中的人生赢家

    一转眼,已经到了倪叔来杭州工作生活第8个年头了,回首进城这些年来的变化,其中最大的改变在于:财富观念的改变。 受原...

  • 会聊天的人,都成了人生赢家

    生活中,你也许遭遇了这样场景: 聚会时,身边的朋友围,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好不开心,此刻,你心里也痒痒了,很想插句...

  • 把握每轮行情共性思维,小散成大师!

    学好投资,改变人生。大家好,我是老镰刀。今天我就要讲会结合我们的行情来说,赢家应该用什么样的策略,或者他用了什么样...

  • 人生赢家

    说实话我想当人生赢家。 我们常听到说或夸赞身边的某某某是人生赢家。他/她到底为什么是人生赢家,我为什么不是人生赢家...

  • 离职后的同事交往

    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三家公司,第一家公司现在看来时间很短,时间太久远已经鲜有联系了。第二家公司我作为离职人员,应该说在...

  • 巴菲特03年写给股东的信

    主题:和赢家一起共事 我们印象中的投资人通常极其理性,追求量化。但投资大师巴菲特却常说,只投资他喜欢的人。这种说法...

  • 安全边际-感悟

    决定我们普通人投资结果的不是赢,而是输,输得少的那个人就是赢家。 确实太多人一开始学习投资就梦想大杀四方,资产翻个...

  • 安全边界

    决定我们普通人投资结果的不是赢,而是输,输得少的那个人就是赢家。 确实太多人一开始学习投资就梦想大杀四方,资产翻个...

  • 周杰:优雅的吐槽是怎样的?

    我们是看着《还珠格格》长大的,走出的演员似乎都成了人生赢家。只有尔康,变成了表情包。 01 《吐槽大会》周杰当嘉宾...

  • 心情沉重,这才知道什么叫人生赢家?

    你想做个人生赢家吗? 何谓人生赢家呢? 最近拜读《高能要事》的书。这本书中讲到关于人生赢家的10项全能中,有一条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会投资的同事离职后,成了我们中的人生赢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g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