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在乏味的生活里,做些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在乏味的生活里,做些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华山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2-18 17:28 被阅读576次

    好吃的酸奶关键在于层次感

    一款好吃的酸奶,应该如何设计?

    酸奶.jpeg

    你可能会认为,这还不简单,酸奶不都是同样味道嘛,随手都能做出来。

    一瓶纯牛奶加点活性菌,放在保温器里,保温几小时就成了。

    可是要知道,任何单一刺激都有着边际递减效应,即随着时间推移,同样的味道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少。像我母亲每次都觉得,自家做出来的酸奶吃得第一口感觉还好,越到后面就越难以下咽。

    而美味的食物,核心要点在于对味蕾反复、立体的刺激。

    『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为了忽悠洪七公能收郭靖为徒,曾为他做了一道「二十四桥明月夜」,其实就是煮豆腐。

    但就是这么普通得一道菜,却让见多识广的洪七公一尝,就大为倾倒。原文是这么描述的:

    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

    豆腐.jpg

    火腿、豆腐,对味蕾反复而又立体的刺激。

    前些年北京有家创业公司叫乐纯,制造出过许多风靡一时的酸奶品类,以其中一种「以椰子玫瑰轻餐酸奶」为例,他们是这么描述的:

    酸奶.jpg

    作为一款凝固型酸奶,用户吃到的第一口是一层奶皮,就好像嚼到奶酪一样。第二口则是椰奶发酵成的酸奶,主旋律是椰香。第三口就会吃到天然玫瑰花瓣,花瓣的嚼劲与椰香又是不同纬度上的刺激。越往下挖,玫瑰花酱就会更加浓郁,到第五、第六口的时候,偏甜的玫瑰酱在口中就会产生花香萦绕的感觉。

    设计图.jpeg

    该设计图源自新浪微博@乐纯的小伙伴们

    层次感,不断往里面增添新的刺激,是维系热情和兴趣的必备条件。

    工作无聊得原因

    遗憾的是,生活不是味道丰富的酸奶,也不是跌宕起伏得荧幕上演的戏剧。

    工作无聊,是身边很多朋友辞职理由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词汇。

    有趣的是,感觉工作无聊,并不是我身边的个例,它很可能是个普遍现象。

    简单在百度上搜索「如何提升工作热情」会出现3,1702个结果,在知乎、今日头条上涉及「工作无聊」内容也比比皆是。

    微信截图_20170218172259.png

    那,为什么我们会对工作感觉到无聊呢?

    究其原因,分为两方面,一个是重复性的工作,另外一个是外界奖励的吸引力减弱。

    1.重复性的工作

    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打电话时跟我抱怨,说他的新工作完全没有激情,原因是他觉得公司的业务流程已经掌握80%以上,尽管他刚入职不满一个月。

    没错,当我们逐渐熟悉业务流程后,很多事情凭经验就可以完成了,不太再需要经过大脑长时间的思考。如同走路,成年人会觉得行走是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却全然忘记,小时候是如何在一次次跌倒中摸索经验,才得以学会。

    timg.jpg

    当走路变成呼吸一般自然的事情后,相当于把大脑解放。因为不需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抬起脚,怎么弯膝盖才能维持身体平衡。

    为了避免未知的危险和攻击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拥有了好奇的天性。

    一边是解放大脑后,探索未知的需求;一边是新鲜度日益下降的工作。于是,无聊就这么产生了。

    百度百科对于无聊的定义是:

    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

    2.绩效的吸引力减弱

    有许多70、80后的管理者说,现在90后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

    一方面,他们家庭从小大都衣食无忧,单靠以前那套金钱激励、那套“萝卜+大棒”的管理方式,很难真正意义上提升工作热情。

    另外一方面是,金钱激励和生产力并不是成正比的。为了研究分析这两者的关系,普林斯顿大学的Sam Glucksberg在1962年时重新设计了“蜡烛问题(candle problem)”——如何将燃烧的蜡烛固定在墙上,而不让蜡油滴在桌面上,你可以使用的工具只有图钉和一盒火柴——这个研究原本是为了说明,人的思维是很容易被限制住。

    89668454_1.png 89668454_2.png

    而Sam Glucksberg对这项实验做了重新设计

    实验同样是分为两组,一组没有金钱奖励,只跟他们说统计解答该题目的平均时长;另外一组则用金钱的形式奖励,解答速度最快的前25%。

    请问,有金钱奖励的完成速度快,还是没有金钱奖励的完成的更快?

    答案是,没有金钱奖励的那组完成速度平均快了3.5分钟。

    结论是,对于20世纪单一流水线型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范围狭小,金钱奖励无疑是起到非常好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创造型工作,生产力跟金钱是不支持挂钩的,与之相反,给的钱越多,效果可能越差。

    与生产力挂钩,呈相关的因素叫:自主性

    每次要求进步一点点

    如何让工作变得有趣,是很多人研究课题。

    让自己保持工作热情,我的做法很简单:每次要求自己,比上一次进步一点点。

    假设,照着上一次方法,做出来东西是合格线 60 分,那么这一次,要达到的效果就是,61分。

    就是这么不断给予新的刺激,让进步很清晰得被自己感知得到

    看起来很简单的方法,说实话,我差点被这个要求逼疯了。

    以 PPT 为例,这一次模仿了大神Simon阿文的配色和排版,那么下一次,就不能再用了呀,即便要用,也要有新的东西出来。

    于是,苦逼的历程开始了。

    新的配色、新的排版、新的动画、新的模仿对象…沉迷于漫长自我折磨的过程中,深深不能自拔。

    因为在过程里,发现自己不断的在提升,特别是最终作品出来时,超过自己预期的那种快感,干脆停不下来。

    这个“每次要求自己进步一点点。”除了显著提升工作热情外,它还可以让自己思索,需要填补的职场知识漏洞。

    知识漏洞不补全,跟盖房子时没有打好地基,就开始不断往上面盖楼的道理,是一样的,等到盖到三四层,房子一下就塌了。这个类比,源自可汗学院创始人 Sal Khan 在 TED 上的演讲。

    《领导梯队》这本书中提到个有趣的现象:许多职场人士,还没具备成为高层的所需掌握的知识,就已经被人提拔上去了。

    像一些很多房地产业务员个人能力十分出众,一年销售业绩能有上百万,但是真的被提拔上来,成为管理者时,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项目管理、时间管理、沟通能力…等等这一系列知识,有些漏洞别人可以告诉你,但有的,就需要自己慢慢刻意的摸索。

    刻意的方法也很简单。

    要求自己每次进步一点点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乏味的生活里,做些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ir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