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不缺
寿险,是中青年专属。
保死不保生,简单点说是:死了才赔。不管是意外、疾病、还是无疾而终,都可以赔付。
死了才赔,这类险有什么用呢?
脑海中,木的出现一段往事。
01
大概是5前,婶子因为肿瘤开刀,出了医疗事故。不幸去世。
彼时婶子还很年轻(不到45岁吧),和小叔毕生打拼,在县城买了地,还有了三层楼的洋楼。两个孩子刚谈婚论嫁。正是好生活的开始。但生命却结束了。
医院有笔钱赔付。
大概是孩子婚嫁需要钱(具体原因不得而知)。这笔钱,小叔并没有分给婶子的父母。
双方还因此闹了矛盾,打官司。
自那以后,双方老死不相往来。
我之所以印象深刻:
是第一次目睹:人没了,亲情关系的脆弱。
婚姻双方,组成家庭后。基本所有的付出,都在小家庭。房子、车、存款,自己身故了之后。财产是很难按照法律所谓第一顺位(配偶、父母、子女),来分割的。
比如,父母如何知道小家庭有多少存款?双方一起买的房子,难道也要卖掉分割?
这太不现实了。
婚姻中,一方死后,其父母能分多少钱;完全在于另一方的自觉。
如果另一方不自觉,就得打官司。你父母不光失去孩子,养老失去支撑,还面临世事变迁的3重打击。
另一方,则可以继续住着房子、拿着存款,再找个人结婚幸福生活。
所以,如果当事人,有份受益人为父母的寿险。
情况是否会好一点?!
当然,我相信这个案例情况,家庭就已经有所积累。
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如果,孩子还小、负债较多,房贷很重。又如果,身故前花了很多钱治病。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身故,家人就会陷入崩溃的边缘,生活会很艰难。
之所以说:寿险,是于家人负责的一种体现。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02
那么,如果要挑一款寿险,该怎么挑呢?
1)首先不需要给孩子、老人买。因为两者都不是挣钱主力,身故,不会给家庭陷入财务危机。
2)成人,买定期寿险就好。保到60岁。或者未来退休年限延长,保到65岁即可。
彼时房贷还完、负债清除,挣钱主力已经交接给下一代。
除非,夫妻双方年龄相差太大。担心自己身故,另一半养老成问题。想要留笔钱,给另一半养老。则可以买份受益人为另一半的寿险。
所以,那种终身寿险、分红寿险。
真心吸引力不大。
这个理清楚之后,接下来就是挑产品的事了。我归拢了市面上的6款,高性价比定期寿险:
1)三峡人寿-爱相随;
2)华贵人寿-大麦定寿;
3)弘康人寿-大白定寿;
4)瑞泰人寿-瑞和定寿(升级版);
5)中荷人寿--顾家保(升级版);
6)招商仁和-擎天柱;
价格,是真心便宜啊。
横向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了:
(点开大图更清晰)
女性保费。不超过1000块/年,能保上百万的保额。是不是价格都非常便宜?
不光便宜,且价格还非常接近。
可见定期寿险,相互厮杀的激烈程度。
其实,寿险产品非常简单。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2点:1)健康告知;2)除外责任。前者决定是否可投保,是否可标准体承保(保费低);后者决定,买的保险获得赔付的宽松程度。
从这几款产品,健康告知,从宽到严顺序是:
瑞和定寿>大麦定寿> 擎天柱=爱相随> 顾家保>大白定寿;
责任免除从宽到严的,顺序是:
瑞和定寿=大麦定寿>擎天柱=顾家保>爱相随>大白定寿;
03
那么,这几款产品到底怎么选呢?
直接给观点:
1)按健康告知、与责任免除宽松程度,来评估。
瑞和、大麦处于第一梯队。
身体有小毛病的、且为女性的,买瑞和定寿。男士投保,价格上瑞和贵,没有优势。
男性投保,希望现金流压力小的,则买大麦定寿。
2)性价比厮杀厉害的,则是爱相随和擎天柱。
爱相随,是今年开年定寿性价比之王。
擎天柱的出来,再次刷新了价格底线,同样的保障,就比爱相随低10块、20块。且,擎天柱免除责任还少一条。
因此,爱相随定寿性价比之王地位不保。
替换成了擎天柱。
3)缴费最少的,有特色的产品是中荷人寿-顾家保。30岁/女,投保每年只需要交390元。且只需要缴25年。
但这款产品,有个特殊点:保额逐年递减。
相当于,专为房贷人士准备。房贷压力逐渐降低,保额则逐年降低。保额=剩余保单年度/总保单年度×保额。
也就是,投保第1年为100万;第2年为29/30*100万=96.6万,第3年为87.5万.....
4)价格低,却不怎么推荐的是大白定寿。
因为大白定寿,要最低价承保。健康要求非常严苛。身高/体重有偏差,都会增加保费。
且这款对吸烟群体非常不友好。
采取最粗暴的手段:加费。
这款产品的除外责任,也是最多的。
因此,这款险便宜,却往往不是V们最推荐的定寿产品。
04
好啦。
定期寿险篇,今天就到这了。
发愁买定寿的。看完这篇一定会有答案。
对了。文里所列产品,公号菜单“鱼保精选”里,都可以找到(如果没找到,咱就耐心等一等,花花一个人忙活。有时候会来不及上线)。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鱼保小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