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吧】此书实难读之--几句题外话

【读书吧】此书实难读之--几句题外话

作者: 金钟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9-24 22:04 被阅读0次

2021年9月24日  周五  曲靖  多云间晴

        实在是不好意思,一周了,《一生健康》也才读到第三章、第四章。上点年纪,忘性大,才记起,却又忘了。特别是前两章的观点,勾勾画画摘了摘录,但把握还是利用,总是有点词不达意。

        读着读说,我们不无悲哀的发现,我们中“美毒”太深,从文化到生活,我们都生活在欧美强势文化的阴影下,我们有形无形地被西方影响,是全方位、方方面面的。

      虽然伟人告诫我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那也是批判的拿来,要求“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限于认识局限,很多时候,我们的“拿来”是糟粕精华并进,有时甚至泥沙俱下。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浩瀚无垠记录与传说,遇到疑惑与问题,我们习惯于从古籍中找答案,从先贤中找寄托。

      就如饮食,孔子告戒“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但遗憾的是古人之说没有上升到严格的数量与份量的规范,更多处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当国门被迫打开时,我们恍惚得很,一下失去了自信,拼命地学习吸收西方的东西,照抄照搬成为标准,现在主流营养学观念方法都来自西方,营养大师其实是西方营养大师,往往观念还不与时俱进,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大学专业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刚刚吃饱,葡萄糖还是最好营养品、水果糖还是稀罕物,此时营养学讲的还是七大营养素,说人胖了表示的是你健康、你生活好。

      美国人坎贝尔有一本《营养圣经》(2010年前后才引进翻译成中文,一度成为畅销之书),赞誉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生活方式、普通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及精神风貌,认为中国人的饮食是理想饮食。

      其实他错了。他分析跟踪了解的群体是大城市的中国人,而且不是全部。当时,美国不仅强而且富,食材丰富多彩且价廉物美让富起来的美国人营养过剩,肥胖成病。来到中国,见到瘦而精干又充满活力的人群,自然而然进行比较。

      从饮食上控制成为减肥减重的必然的选择,但当时主流的观念开出的减肥方摄入低脂高糖饮食,实践证明是错的,糖成为身体健康的大敌,这是《一生健康》第三章、第四章要学习内容,留得明后两天阅读后再谈。

        晚10时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吧】此书实难读之--几句题外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kt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