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吕枫云,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做自己的听众
吕枫云
青春之路上熙熙攘攘,我们听了太多,有趣或无趣、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权衡着利弊,判断着得失。然而,走在这条匆忙的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也倾听自我、做一回自己的听众?
这是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快节奏的工作、快节奏的学习、快节奏的消费、快节奏的娱乐,甚至连路上的行人也是步履匆匆。在现代生活的急流冲击之下,处于青春路上的我们也同样跟随时代的浪潮而推推搡搡,不时抱怨着几句世界的拥挤,渐渐地,我们被纷繁的外部世界割裂了、破碎了,有的人成了盲人,有的人成了跛足者,有的人成了聋人——不健全的自我,我们听不到来自心灵的警告,我们听不到心灵深处的需求,现在,请稍微驻足,去仔细地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
体验自然与生命。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幻,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推移,你是否曾停下脚步,做自己的听众,去体验自然与生命带来的惊讶或感动?傍晚时分,夕阳西落,在一片寂静的空山之中,落日的余晖穿过层层幽深的密林,静静地地照到青苔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那是诗人体验到的自然的新意与感发,面对自然的美好,他听到了来自心灵的颤动;忙碌了一天,夜幕已经垂下,我在回到寝室的路上慢慢踱步,不经意间转过某个角落,忽然瞥见不远处两点微弱的光芒,辨不清轮廓。我不由地仔细望过去,小心翼翼地凝视着,不动声色地揣度着,我似乎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在纳罕——那是什么呢?直到黑暗里传来一个黏黏糯糯的声音,才揭晓了谜底,待我想靠近时,那个不耐烦的家伙,轻轻地转过身去,只留下一个矮矮的、毛茸茸的背影,我也默默地转过身去,投下一个长长的、模模糊糊的影子,心里暗暗有些愤愤不平,“他可比我洒脱呢。”
感受爱与归属。青春的旅途上,我们离开家门,背着行囊,带着几分憧憬,怀着几分茫然,远赴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在遇到岔路口时,在碰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你是否曾停留片刻,遵从自己内心的需求,去感受爱与归属所带来的温暖?一个劳累到深夜即将归家的人、一个忙碌了一年即将与家人团聚的人,一个在海外漂泊即将回归故里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一定有一个满怀期待的声音,那个声音告诉他们,家人还为自己留了一盏灯、家里的蒸的腊肠散发着香气、家乡的邻里正谈笑风生。当我在大学生活中感受到自我发展的压力时,感到人生选择的迷茫时,害怕自己如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的时候,母亲不合时宜地提醒我说“这两天天气很好,被子要多拿出去晒一晒”,正是这样的“不合时宜”让我感到自己有些麻木的内心重新变得柔软,就像曝露于阳光下的棉被,在不知不觉中变轻、变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啊,青春路上的我们都是游子,但是有一个地方、一个人一直心系在我身边,那份关怀充塞着我生活的每个角落,“我是有归属的”我听到自己的心声。为什么不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多聊聊家常呢?生活本来就是充满琐碎的,留心身边的爱与关怀,把心向自己敞开,听听自己的需求,就能感受爱带来的归属感。
给心灵一处闲适的栖居地。青春追逐着繁忙、追逐着激情,追逐着在一片嘈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有时却有迷失在人群中的危险。因为别人参加了某某学生组织,我也要参加;因为别人考取了某某证书,我也要把证书拿到手;因为别人做了兼职,我也要做……当那个渔民闲适地在海边晒太阳时,绅士关于捕鱼、挣钱、买船的追问最终不可思议地回到了原点——就在当下,请做一回自己的听众,给心灵腾出一处闲暇之地,不要让外部的得与失侵蚀了内心的独处空间。只有当内心闲暇时,我们才更能认清自己、看清世界。清晨,我坐在小亭子里,贴着微凉的石凳,面对一方清池,鼻尖萦绕着荷花与露珠混合的香气,不远处有人正在练声。我轻轻沾了沾毛笔,看了看爷爷练字的背影,心中恬然。有时,我仿佛看到,一个千年前的老人踏着历史的风尘缓缓地向我走来,他满面风霜,眼神却依然坚定,他孤独但不寂寞,此时此刻,我正体会着他的孤独。追摹着先贤留下来的心迹,我聆听着自己的心语——坚持这份对于书法的挚爱。从过去走到现在,无论这条路将通往何方,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走下去。因为,书法是我心灵的一处闲适的栖息之地,在这里,我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当我拿起这只毛笔时,外面的嘈杂即与我无关。就像在海边晒着太阳的渔民那样,不计较利弊,不计较得失,只剩下内心的一片安然。
体验自然,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无生命的机器;感受关爱,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无情感的木石;让心灵闲适地栖居,因为我们不是一根没有思想的苇草。青春奋斗的路上,何妨驻足,留意生命中细微的感动,捕捉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悉心地耕耘属于自己的一片精神园地。
请尝试着去勾勒一个完整的自我,听听自己的内心怎么说,做一回自己的听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