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精品美文集萃
梵高:为了看他的画,我愿意少活10年

梵高:为了看他的画,我愿意少活10年

作者: 艺萃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12:56 被阅读13次

    席卷法国卢浮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荷兰莱顿艺术展:伦勃朗和他的时代”,即将于9月23日来上海龙美术馆展出。

    法国卢浮宫展览现场

    17世纪期间,共有500多万幅画在荷兰创作完成。这个时期,是荷兰艺术的巅峰时期。此次展出的绘画作品,恰好涵盖17世纪荷兰黄金时期的经典艺术绘画, 包含:

    画布上的戏剧之王伦勃朗·范·莱茵
    画出北方蒙娜丽莎的约翰内斯·维米尔
    荷兰第一肖像画家弗兰斯·哈尔斯

    以及更多重量级艺术家的作品也将共同呈现!

    梵高心中的艺术偶像——伦勃朗

    伦勃朗是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被称为“画布上的戏剧之王”。他的画作影响力有多大?连有点小傲娇的梵高都曾面对伦勃朗的画《犹太新娘》赞不绝口:“如果能在伦勃朗的画前坐上两个星期,哪怕我只啃硬面包,或是少活10年,我也心甘情愿。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就是这幅《犹太新娘》,把梵高迷得无法自拔。该画作是伦勃朗大师晚期的作品,笔触粗犷,表现出来的效果却令人惊叹。因为当你站在远处粗略欣赏,以为自己可捕捉到服饰的特殊纹理。BUT,伦勃朗是个艺术魔法师,细看后会发现你的目光将迷失在blingbling的金色之中。现在知道为何梵高愿意用10年换伦勃朗画的欣赏时间了吧。

    回望伦勃朗大师的一生,众人最熟悉的是《夜巡》。随着时间流逝,油画虽已失色,表面光泽呈黑褐色,导致世人误认为描绘的是晚上场景,因而取名《夜巡》。后专家鉴定完解释说,其实画家是采用白天的自然光线,描绘白天场景。技艺纯熟的他,只是利用大片的黑色背景强化场景效果,使得每张面孔、头盔和武器上的高光区从黑色中跳脱出来,更显生动形象。由此可见,伦勃朗的艺术洞察力非常敏锐。

    《夜巡》,伦勃朗

    《夜巡》除开光与色彩值得深入研究外,你会发现整幅画,只有两个队长以及一个神秘女孩处在光亮处,是不是觉得眼前一亮?这样的处理手法也为整张画增加了戏剧性。

    此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自画像,该系列就像他的自传一样,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伦勃朗形象。

    我是少年时期的伦勃朗, 伦勃朗,自画像(22岁),1626

    生于1606年的伦勃朗,曾是莱顿大学城一位富有的磨坊主儿子,25时,他离开家乡前往阿姆斯特丹,幸运的能够在著名画家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的画室中当学徒。学习过程中他掌握了油画、素描和蚀刻画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与同门好友扬·列文斯(Jan Lievens)在家乡莱顿开画室招徒作画。

    《无意识病人—气味预言》,伦勃朗,1624

    期间,他也迅速成为阿姆斯特丹炙手可热的肖像画家,赢取了白富美——经纪人的外甥女莎斯姬亚,并住上了豪宅。可以说早期的伦勃朗是衣食无忧、声誉鹊起。

    我是少年时期的伦勃朗 , 伦勃朗,自画像(28岁),1634

    上面这张自画像绘制于 1634 年,正是他人生最得意之时,画像中的伦勃朗充满自我意识的觉醒。伦勃朗画画喜欢尊崇人事物的原本状态,不会过多去修饰,也不会去减少人事物最初的模样,让观者常赞叹其画真实不做作。

    他这种真知灼见在17世纪实属难得,放眼同时期热门的巴洛克艺术表现得那么精致与华丽,伦勃朗画作在当时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伦勃朗,1635

    1642年,伦勃朗第一任妻子去世,遗留给他一笔可观的财富,然而他的公众名声却开始逐年下降,也开始步入负债。但是不论贫穷富贵,伦勃朗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不向这个世界妥协。

    我是老年时期的伦勃朗

    失意之后的他更睿智,是从天才画家过渡到艺术大师,且他对人性的理解也更深入。晚年自画像中,他在仔细观察自己,珍重真实与诚挚,时刻准备画出人类面貌的更多奥秘。

    伦勃朗有句自白,“如果我想解救自己的灵魂,我应该追求自由,而非荣耀。”当人的心态自由了,他的创作便会无拘无束了。

    我们能看到伦勃朗对于明暗、光线、色彩的匠心运用,自由中又带着自己的个性章法,每一幅作品都值得你认真品味。值得称颂的是,“伦勃朗光”还被后世广泛用于绘画与摄影中。

    伦勃朗《刺杀参孙》 伦勃朗《克劳丢斯·西菲利斯的密谋》

    才华横溢的伦勃朗既是伟大的画家,也是蚀刻版画先驱引导者。他用细细的针在铜板上雕刻,再以蚀刻法处理,让版画的逼真度变得非常之高。

    大手笔用蓝颜料的艺术家——维米尔

    如果说伦勃朗是高产,那么可以说维米尔是低产。但是量少也不能阻挡维米尔的影响力,他每件作品皆是精品。《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曾收获无数称赞,该画一度与达芬奇《蒙娜丽莎》齐名。

    低调的维米尔,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他喜欢画市民的日常生活,平常却不简单。而温馨、舒适、宁静的画面,则是向大家诠释荷兰人的优雅、洁净。

    维米尔一生拥有11个儿女,为了养孩子生活过得十分贫困。但是在画画中,他却愿意大手笔涂刷蓝色!仔细观察画作,你会发现维米尔蓝色运用的场景非常多。17世纪时期,蓝色颜料相当昂贵,可见维米尔对于艺术的热爱有多深。

    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是维米尔的好朋友,他帮助维米尔用科学方法提升“画技”,运用小孔成像原理,将所画区域一点点放大,捕捉物体的细节美。所以,当你用“显微镜”放大看维米尔的画,笔触、明暗、光鲜都很美。

    《坐在维金纳琴边的年轻女子》,约翰内斯·维米尔

    而本次展览中,将展出维米尔《坐在维金纳琴边的年轻女子》,你将看到他一贯的细腻风格。温情、明亮,似乎在描绘岁月静好。

    荷兰第一代爱画表情包的肖像画艺术家——哈尔斯

    弗兰斯 · 哈尔斯是同时代的肖像画&风俗画画家的佼佼者。他踩在16世纪的尾巴出生,是伦勃朗的前辈。年少时的哈尔斯便在名画师门下学习,为他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功底。

    《塞缪尔安菲齐宁像》,弗朗斯·哈尔斯

    很少有人能像哈尔斯那样,把油画笔触变得如此随性又洒脱,还能够那样精准的塑造形体。栩栩如生的肖像画中,人物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每张图截取下来都可以做成个性表情包。

    他喜欢描绘人物的开怀大笑、天真无邪的微笑、鼓舞人心的眉欢眼笑…哈尔斯仿佛希望用画来传递喜悦与欢乐。

    他善于在瞬间,用笔捕捉住所画人物的神态,并且把他转瞬即逝的神情定格在画中。哈尔斯的创作手法,好比是油画界的“延时快照”,能将人物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此外,荷兰17世纪还有更多艺术家的画作值得你认真研究~

    《玩牌者》,扬·利文斯 《腿上放着一本乐谱的淑女坐像》,格里特·德奥 《削羽毛笔的学者》,格里特·德奥

    如果你还想近距离观察荷兰17世纪更多艺术魅力,你可以去展览现场一探究竟。

    时间:2017年9月23日-2018年2月25日

    地点: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费用:待定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梵高:为了看他的画,我愿意少活10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tb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