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分而治之的反归?

教育,分而治之的反归?

作者: 讲故事的万物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23:50 被阅读0次

学习学习论的时候,曾经学到分而治之,我就在想,为什么老师不直接分开来教呢?分开来教不是更有效吗?
为什么还要用举例子这种无法准确描述知识的方法,来一遍遍举例子接近知识。
这里会写一些个人的思考。

1.分而治之的学习
2.环绕封装的教学
3.会教才会学,会学就会教。

1分而治之的学习

学习是通过接触例子,寻找例子中的问题和答案的规律,最后重塑大脑中的连接而完成的。

我们大脑倾向于使用这种连接,在遇到没有记忆的例子问题的时候,直接从例子问题推理出答案,从而解决问题。

但是,这种直接得到答案的方式,只能解决简单问题,遇到复杂的大问题,其所需要的知识总会超出我们的知识范围。

这时,我们有两个方法解决:

  1. 学习更多知识。

可以马上解决问题,但是有一大问题,就是问题太多,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更有效率的方法。

  1. 分而治之。

这个方法简单而又无比高效,它同样是一种知识。

我们可以学习把一个复杂问题中的问题拆分开,直到每个简单的小问题都能够被我们解决。(不会的话,小问题还是可以简单的学会的啦/)

这样,我们可以实现我们小问题所得到知识的复用、知识数量级降阶。

什么是知识的复用?
一个复杂问题A包括了小问题“1、2、3”,当你拆分开学“1、2、3”时,将来遇到组成为复杂问题B“2、1”、复杂问题C“1、3、4”、复杂问题D“1、5、4、3”这三种问题的时候,你只需要再去学0、1、2个简单的小知识,就可以做到解决B、C、D这三个复杂问题,而不用再次攻克复杂问题。

什么是知识数量级降阶?
就是通过线性量级的知识,去解决指数级问题。

当我们学习3个简单知识后,3个简单知识对应的问题可以排列出2^3-1=7个复杂问题。

4个简单知识对应复杂问题为2^4-1=15个。

16个简单知识对应复杂问题为2^16-1=262144个。

n个简单知识对应复杂问题为2^n-1。

越复杂问题用到的知识越多,分而治之优势也越大

我们遇到复杂、困难、变化多的问题时,之所以大脑卡机,是因为复杂问题对应知识数量在指数级增长。

如果不分而治之复杂问题的小问题,我们就要用第一个方法,学更多的知识,但是简单的问题重新排序又是新知识,你学得完吗?

2环绕封装的教学

抽象能够涵盖更多的知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抽象的话,能够被人多方解读,每个解读对应的故事,都是有意义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抽象的方法来教学,而是用容易出现偏差的故事(例子)来教学?

因为我们的大脑能够理解的不是抽象的事物,我们大脑天生喜欢做“总结”,也就是把实例抽象;但是抽象到实例就困难许多,这也是一句三生万物难倒一大片的原因。

为了使我们学会抽象的知识,我们要不断的总结,所以才会在学习中不断接触到被环绕封装起来的抽象的知识——例子。

我也举个例子:数学新知识,先讲概念,此时如果没预习大多数人会懵圈,但是当老师举了例子后,你就马上明白“这不是就那个!”,至此,你总结了知识。

当然这个知识或许不稳固、或许不正确;所以才要更多的例子,也就是题目来练习,帮助你稳固大脑内的正确连接,并且遗忘错误的连接。

3会教才会学,会学就会教。

懒的写了,由上文可得。(分篇有重复存在,不想写重复的东西了,我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教育,分而治之的反归?

    学习学习论的时候,曾经学到分而治之,我就在想,为什么老师不直接分开来教呢?分开来教不是更有效吗?为什么还要用举例子...

  • 分而治之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解决规模庞大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将其分解为若干规模更小的子问题,再通过递归机制分别...

  • 分而治之

    如果你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就应该选择你能解决的那部分。 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们却常常重蹈覆辙,总忍不住去纠...

  • 算法之快速排序、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 快速排序——一种常用的优雅的排序算法。快速排序使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分而治之 (divide and c...

  • 每天学习一点儿算法--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一种常用的优雅的排序算法,它使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那么分而治之(D&C)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 分而治之 ...

  • 反教育

    我坐在沙发上悠哉悠哉地翘着二郎腿看着网络小说,爱人在边上拖地,女儿拿着一个本子追着爱人问问题。 爱人说:“问你妈去...

  • 分而治之算法

    一.原理: 1. 分治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K <= N),这些子问...

  • 递归 分而治之

    简化问题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binary-tree-inorder...

  • 分而治之思想

    当一个问题的规模很大时,直接求解往往比较困难。对于这类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思想来处理的。 分治法是...

  • 当今的教育

    难得听到这种声音,说的不错,中国的教育已经成为反教育,我认为是反人性教育,一环扣一环,导致反人性的师资。中小学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分而治之的反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tn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