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大培文杯预赛共有十二万多人参赛,最终决赛只有五百零二人获奖。我班入围决赛的两位同学也在这五百零二位幸运儿之中,一位是璐璐同学,另一位是杜涵同学。今晚自习,在班里告知这一喜讯,我为她们感到高兴,同学们也为她们鼓掌祝贺。
写作并非易事,就像曹文轩教授所说的那样,写作者要像一个捕捞者一样,通过书本知识获得创作的能力,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获得创作的素材和艺术的想象。
运用书本知识捕捞生活海洋里的无尽素材,这是智慧之战,更是毅力之战。
今天想来介绍一下其中一位捕捞者璐璐同学。璐璐同学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请看看同班同学刘明涵笔下的她吧:
身长四尺,四肢精练,面如银盆,牙齿伶俐。笑脸相迎,一身正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语不惊人死不休。高谈阔论声如惊雷,振臂舞拳形势炸惊。自信乐观无所畏,横眉勇怼龚老师(本班的物理老师)。
自言本是英雄豪杰真性情,巾帼不让须眉,万丈豪情口出狂言,左踩某人右踏谁,定不负凌云志必夺魁。怒愤嬉笑自成一派,已有所属不仅可爱,打遍天下守住无敌,则是所想感怀。
笔者即兴赋诗一首:
身材短小且无碍,自言腿长两米在。
路虽漫长不言败,信心爆棚不懈怠。
庐山真面诸君猜,女中豪杰有气概。
上面刘同学的描写可以说惟妙惟肖哦,当读给同学们听时,教室里笑倒一片。今天为什么特意想说说璐璐同学,的确是因为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拼命三郎。
她的学习已不是勤奋,而是拼命。而且在语文学习上也是如此拼命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多年以来,理科班同学对待语文大多是吊儿郎当的态度,语文早自习上看什么的都有,唯独看语文的不多,等到语文老师走进教室了,许多同学慌里慌张的忙着换书,开始装模作样地背背读读语文,算是给语文老师一个面子吧。语文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法较真的,连班主任都不支持他们学语文,甚至规定不得在教室里写语文作业。但是,璐璐同学并没有随大流,听说读写,语文活动她一样都不落下,每一样都做到保质保量。在这个强手如云的班级,说句实话,高一刚进班时,她的语文并不拔尖,只是中等的底子,书写也只是合格。学习,总有弯弯曲曲的路要走,无尽且漫长。璐璐同学要做的,是鼓足勇气,去抗争,不逃避。她每天练字一页,每一次语文早自习都要在面前背一篇文章或诗词,从高一以来一直如此。她的同桌吴同学曾告诉我,一篇千字文璐璐一个早自习就能背掉。
背书对她积累素材积累语汇都有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此次大赛她也不会胜出,原本写作底子并不占先的却超过了班里的写作尖子生,这是对高中以来他的努力最好的奖赏。
第七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伊始,大赛评委会主席曹文轩教授曾为选手们写下一封信——《我是一个捕捞者》,强调创作者要像一个捕捞者一样,通过书本知识获得创作的能力,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获得创作的素材和艺术的想象。
璐璐同学就是这样一位勤劳的捕捞者,在全国十二万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冲入北大培文杯的决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品尝到收获的喜悦。
世界那么大,未来可期,一定有更好的人与事,正在等待如此可爱的她去追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76356/3fec8abf9b1f509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