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样板”二字立马大家想起就是某个区域市场中的一个小块,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铁等工具登场,这个时间空间和以往已经不同。对于“样板市场”来说也是一样,不止是实体店铺,还有纸媒电话互联网等场景购物平台多个角度,如果只是着急就低着头使劲去赶路,只是想更快更快到达目的地,而没有时不时抬头看看远方,搞不好自己连目的地偏离了都不知。
这样情况自然是谁不愿意看见,特别是居然出现在自己身上,至于打造“样板市场“意义自然不容置疑。我们都知道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什么学习雷锋?因为他是一个好榜样呗,卖酒要打造样板市场也一样。
毕竟我们都相信眼见为实,对于想卖酒经销商,想喝好酒消费者来说,如果只是我们邓宗酒业自身团队在哪吆喝,王婆卖瓜,哪恐怕从信任度来说,就有点让人绝望了。想要让人高高兴兴买单,想要更多经销商看见希望,就需要有实实在在结果跟人看见,然后才有可能如自己想象那样,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对于经销商、消费者来说,通过榜样力量,既然别人都能运营邓宗酒系列产品干得风生水起,既然有那么多消费者能够认同邓宗酒品质和价格,主动重复去购买,这样才是正确方式,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自己预期。
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情况都在那里摆着、大家都能看见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信,不去设法尝试下下呢?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当然,虽然知道了打造“样板市场”的重要意义,有了方向,知道目的是什么,剩下就像从宜宾到成都道理一样,我们是坐大巴车去吗?还是自己开车去?干脆坐火车去呢?选择方式不同,所耗费时间、金钱、精力肯定也不相同。
从挣钱来说,我们肯定巴不得更“快”,如何才能快呢?哪就必须考虑选择的这个载体和思维模式了。就像我们原来提到样板市场考虑到只是实实在在区域市场里情况,可从目前情况来说不管天猫还是京东、酒仙网市场也很大嘛,也是能够产生真金白银好市场,只要努力对了,自然也有惊喜在哪等着自己呢!
关于好产品,这个“好”更多是需要满足消费者无限的“欲望”,而不是从物理属性去满足,不管酒体有多好,那只是最终消费者看见之一,更何况还不是让消费者冲动买单的原因呢!就像邓公酒来说和一般纯粮好酒也差不多,起码95%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酒好喝不上头不口干也不难受,可其他好酒一样能做到。
所以,先别忙着打造自己想象中的“样板市场”,从喝酒角度喝的是什么,买酒角度买的又是什么?这是做市场的前置条件。就像现在375毫升邓公酒来说,其卖点首先肯定不是名字,而是其有特色包装风格,然后才是看见名字,清楚其邓宗世家百年酿艺传奇,千挑万选后有了对邓公酒一定了解,然后一喝,一桌人轻轻松松就能喝上一件,第二天起来还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喝的不是好酒又是什么?
从产品定位,再到什么样消费群体适合?什么方式更能接受,再到什么场景下会主动掏腰包,这如果只想到一个点肯定不行,必须有点到面。所谓万事开头难也是因为许多事情,我们只有行动起来,只有在行动中才会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才能改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
“样板市场”本身就带有一定实验的意义。把产品、想法、营销、团队通过实际行动来逐步尝试,根据所遇到情况做出调整。就像毛爷爷打江山时,如果开始时就和老蒋硬碰硬,哪就很具体了,化整为零,通过不断打造革命根据地,通过把这个模式反复打磨,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团队,物力等诸多方面积累。
完成了这个点之后,革命的火种已经准备得足够充分,自然一有东风来时,燎原之势一形成、结果不言而喻。把“点”做好之后,一有合适机会再批量复制,不管是挺进大别山,再到最后三大战略,进而一统天下,那就不是运气好什么了,而是必然。
这就是“样板市场”的意义,如果只是想把邓公酒卖好,赚更多钱,然后就一门心思只放在产品身上,而不是抬头看看远远的前方,又怎么可能知道还有更好方式等着自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