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能参加这次共读,其实是因为一直在关注着易仁永澄老师。
初识永澄老师:
应该是在秋叶大叔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有一个人,他有一个后宫团,为了完成他的一个目标,为了给他一个惊喜,找到秋叶求推荐。当时在想,这个人是何方神圣,粉丝如此贴心而知礼,于是选择关注。
深入了解永澄老师:
虽然一直关注着,但一直没有太深的印象。直到5月《哼他们玩的这些,我早就玩过了》这篇文章出来时,被紧接着放出的那张图片吸引了。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打开链接之后,结识了幕布之后。然后很兴奋的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梳理,发现,哇,好厉害!。(其实是想对接下来每一篇文章都好好梳理呢,然而并没有持续做下去)
很巧合的是,第一篇就是有关于跃迁。
追随永澄老师:
有一次翻看以前的文章时,突然一篇将我击中,《凡是出现两次的事情就要考虑系统化、自动化》,这是我头一次接触系统化,自动化的概念。于是开始将这一基本认知应用于工作中。
然后惊觉,很多大神的文章都是告诉你有什么,然而很少有人会带你一起学习,一起做什么。于是将永澄置顶,他做什么,我也做什么。
听永澄提起阳志平老师的纸片大法,自己赶快实践。第一天兴奋的手写了八张。第二天想了想不好链接,迭代,于是模仿永澄制定模板开始卡片之路。
坚定不移的追随永澄老师:
然而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分钟热度,一开始会把80%的激情用光,随后虽然知道它好,但投入的时间跟精力都减少了很多很多,总是跟自己说,留着,等有时间了就做。比如梳理文章结构,比如积累卡片。
在观察永澄50天这个活动中,虽然我每次看后也有很多感受,也很想留言,但一想到手机打字好麻烦,又懒得打开电脑,于是就放弃了。
直到这次共读活动。其实一开始也仅仅是抱着听一听的态度的,因为工作真的很忙很忙。然而在很多次永澄提到“你不用作品发出声音,我们怎么知道你是否跟我们同频,我们怎么一起玩?”“要通过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放大自己的价值,结交到能级比自己高的人,通过他们,彼此赋能,实现跃迁”。终于,暗下决心,拼了!我要赢,我要跃迁!
要和资源共振,决定永澄老师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永澄老师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不光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在读了十几天《跃迁》之后,自己的收获的重新梳理和迭代。
- ……
一、读书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万物互联的情况下,连接发生了改变,也就是系统的关系和结构发生改变,使得系统功能发生改变。而系统功能的改变,我们的提升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取势、明道、优术,利用高手的修炼的底层规律,即取势、使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即明、采用高手战略和知识IPO法则,实现认知、能力、能力的持续跃迁.
古典老师用五个篇章,生动而有趣的讲述了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第一章描述了高手都有“暗箱”,其实就是他们更懂得利用底层规律,借助时代趋势,实现自己的跨越式成长。
第二章揭秘了高手跃迁的战略,底层规律其实就是“在连接的时代,行动远不如思考来得重要,如何选择,找到那些少做多得的事情”。因此高手们纷纷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等待机会,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而事物运行中是按照幂律分布的,因此要采用头部策略:用80%的时间学习20%的精华,快速占领赛道的头部。这跟李笑来老师的打造多维竞争力,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章讲述的是高手的战术,联机学习。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学习方式也应该相应改变。一是输入的信息要经过筛选。在信息泛滥的今日,输入的知识一方面得是源头知识,因其有着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另一方面得有选择的输入,因为带有极强目的去读,更能提高认知效率。要大量输入知识晶体,而非知识点,因为知识晶体以其结构更易存放和提取。
二是学习的方式也要改变。不要自己闷头去学,要和同行交流,要跨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第四章讲的是高手的破局思维,要理解什么是复杂系统,要理解系统思维是什么,要理解系统内解决不了的话,就要升维,跳出系统来看问题。
第五章讲的是高手的”跃迁“心态,要克服短视,因为复杂系统中反馈周期很长,要克服贪婪,好好与他人协作,要拥抱变化,开放而专注,通过开放而非做多减少系统内的熵增。
书中有几个点对我触动极大。
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要考虑的是我要做的事情的价值高低,而非我会不会做。
2思考差异化优势
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溜。学而思的崛起,也是定位于小班奥数。跟当时的英语热,中高考热区分。
3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成为头部,才会有更多的资源倾斜,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胜出。做凤尾往上爬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
4 要让知识成为知识晶体而非知识豆腐脑。
要将自己知道的内容进行关联,形成结构。
接下来的计划,准备继续积累整理卡片,学习永澄老师写的文章。用幕布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情况进行结构化梳理,流程化处理,要快速成为部门里的鸡头。做最有文化、最有深度的数学老师!
二、活动参与感受
这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看高手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自己以前真的是瞎读,读个故事,读个乐。要对书中的结构进行整理分析,要找到明线、暗线,体会作者是如何穿插的,要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对书中想讲述的概念进行自我阐释。
这次活动中,再一次发现自己的性格弱点:好读书不求甚解、单机学习.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要赶紧改变自己的观念。
这次共读,高手手把手教你如何学习,如何行动,物超所值!
三、我的阅读作品
https://mubu.com/doc/2VSFUkw6go
https://mubu.com/doc/18c-7a181s
https://mubu.com/doc/1Xe0EpWXDs
https://mubu.com/doc/386r3SiwTo
https://mubu.com/doc/LnEendSss
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6293371/notes/15525159
四、致谢
非常感谢古典老师呕心沥血带来的心智盛宴,更感谢永澄老师苦口婆心的手把手教导,为每每半夜交作业的自己而鼓掌。
五、结语
行文至这里,其实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阅读作品中,并没有把每次的留言区内容整理下来发到简书。没有对文中的逻辑和表达再次琢磨。然而按照目标、时间、资源、质量模型(再次蠢哭,忘了英文缩写是什么,论卡片重要性!),这一段忙于上课、供赛题、讲义定稿的自己,已经是很大很大的进步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