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诊断》第五章“理解人格结构” 读书笔记@陶陶然~小苹果

《精神分析诊断》第五章“理解人格结构” 读书笔记@陶陶然~小苹果

作者: 陶灿莹 | 来源:发表于2019-11-07 20:30 被阅读0次

初级防御的过程感受防御的存在:①回避或掌控那些强烈且恐怖的情感,通常是焦虑,但有时也可能是极度悲痛、愧疚、嫉妒及其他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②维护自尊。人们对特定的防御方式或防御方式组合形成自然依赖以下四个因素及它们间的复杂交互作用所导致:①气质②早年经历③模仿或受教于父母及其他重要客体的防御方式④,使用特定防御后的获益(强化)。防御:①工作于意识之外②,其发展与儿童的自我成熟度的发育一致③正常人格中的组成成分④应激情境会增加防御的应用⑤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⑥受非自主神经系统支配⑦过度使用可出现精神病理现象。不同的防御方式出现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成熟度也不一样。原始性防御以混沌的、边界不清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感觉、认知、情绪和行为之中,而成熟的防御则能够调节思维、情感、感觉、行为、及相互间的特定转化。极端退缩婴儿本性喜欢采用退缩来处理应激,越是敏感的婴儿越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养育者及其他早年重要客体的过度关注和情感侵入都将强化个体的退缩。一,极端退缩当婴儿遭受嫉妒刺激或痛苦时,只需进入睡眠便可解脱,因此退缩致另一种意识状态是可观察的人类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退缩的弊端在于她阻止个体去积极寻求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优势在于能使个体在较少扭曲现实的情况下逃避心理压力。二,否认婴儿早期用于处理不愉快,体验的另一种方式是拒绝承认复姓体验的存在,否认是所有人面对灾难的本能反应。多数人偶尔会用否认来抵御生活中的不快,许多人也频繁利用它来应对无法抗拒的压力,但否认也常酿成恶果,比如人们不承认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将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三,全能控制在新生儿眼中,自己与世界是融为一体的。婴儿在原始性全能感时期,通常都会觉得自己具有掌控外界的幻想,但婴儿逐渐发育成熟,这一幻想会降低级别或转变为相信自己的养育者无所不能,而发育成熟的儿童将终将无奈的接受现实,全知全能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四,极端理想化和贬低婴儿早期对自我的全能幻想会逐渐被养育者是全知全能的信念所替代。婴儿确实强烈的需要,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保护他们,远离生活中的所有危险。每个人都有理想化的倾向,我们习惯将儿童期全能感的残余赋予我们情感依赖的对象。具备理想化特征者也具有自恋性的人格特征,他们终其一生,根据自我价值评价他人,并通过依赖理想课题来努力使自己完美与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五、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投射:良性、成熟的投射都可构成共情的基础。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面无法全了解他人时,我们都通过投射自已的体验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投射的负面效应是导致可怕的误解和人际冲突,若投射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或被投射的内容是自我的消极和不能接受的部分,那么人际适应困难使会接踵而至。个体如果惯用投射来应对环境,并惯于矢口否认并抵赖,那么多半具有偏执型性格。内摄: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的心理过程。通过内摄可对重要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投射性认同常见于边缘型人格结构。内摄使用不当会有破坏性,典型的是“攻击者认同”内射与某些抑郁心理存在关联。当我们与人深度依恋时,便会产生内射,在内心将依恋对象的表征融入自我身份。投射性认同: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不仅来访者会根据既往的客体关系而扭曲的看待治疗师,后者因受到压力,也会不由自主地应用与来访者的幻想相契合的方式来体验自我。这种投射性认同会影响治疗师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信。投射性认同和分裂常见于边缘型人格结构。六、自我分裂自我的分裂是形成于前语言时期的重要的人际过程,此时婴儿经历着与养育者之间的“好”和“坏”的互动关系,但尚不能理解养育者同时具备好与坏的特征。七、躯体化儿童未能在养育者的帮助下,逐渐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他们便可能倾向于用躯体形式或行动来替代语言。具体化是情绪转变为躯体形式的过程,但是注意具体化和诈病容易混淆,前者是由难以言说的情绪导致的躯体体验,而后者是通过假装生病以获得利益或逃避责任。八、付诸行动付诸行动是诱饵,无需借助语言,不能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付诸行动或行动化,可见与任何反应来访者一行态度的行为,这些怡情可能来自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无法用语言清晰描述自己的感受,这种付诸行动也可指治疗内外接触行为表达的抵制潜意识冲动的任何情感态度。付诸行动可以带来毁灭,也有可能助于成长。九、性欲化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建立在生物区里基础上的理论直接导致他倾向于将兴趣力视作一种原始欲望的表达,而非附属于其他情感或作为防御的手段。性欲望和性幻想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防御方式,用于控制焦虑,维持自尊补偿,羞愧或回避死亡恐惧,人们可能会经由潜意识将恐惧,将恐惧痛苦或其他瘦的感受随时转换为信兴奋,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性欲化。十、极端解离完全解离的状态,属于精神病状态。解离看起来与其他低级防御有所不同,他是个体应对重性创伤时表现得十分明显。解离是怎么面对创伤时的正常反应?当面对超乎能力范围的重大灾难,难以忍受的疼痛或恐惧时,人们可能都会以解离的方式来应对。打印对难以忍受的情景,解离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人们可以借此隔断痛苦,恐惧症恶和死亡威胁,但解离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他会在尚未真正受到致命威胁时自动运行,从而损害个体适应现实危机的整体的机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诊断》第五章“理解人格结构” 读书笔记@陶陶然~小苹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cb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