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04日 第 10 版)
近期,教育部出台政策,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提出到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此举对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有重大意义。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招生加分旨在防止特长与招生挂钩出现异化。但取消特长生招生后,不能让公众产生不再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错觉,而应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落实、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中小学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把特长培养融入学校整体教育,个性、特长教育将不只针对少数“特长生”,而是针对所有学生。
特长生招生原本是给部分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升学选择、录取优惠,以关注其兴趣发展。但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和中高考加分一样,都存在被异化为“特长教育”的问题。为通过特长生招生考试,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无兴趣、特长,都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培训机构往往把“特长培训”视为商机,这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也让特长生招生变得极为功利,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特长不过是择校的手段而已。
没有了特长生招生,会不会出现家长不重视学生特长培养的问题?表面上看,这确实会影响学生的特长培养。由于我国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实行分数单一评价,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关注不够,之前推出特长生招生及实行中高考加分政策,确实有引导学校、家长重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意图。因此,假如只是简单取消特长生招生而不进行相应的改革,确实会出现大家所担心的问题。
在取消特长生招生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可通过两方面实现。其一,由民办学校给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包括个性与特长发展的选择。国外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大多是由公立学校保障基础公共教育,由私立学校提供差异化选择。我国现阶段的问题是,优质教育集中在民办小学、初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民办学校择校热,这和发达国家选择私立学校更多根据兴趣、个性、特长的选择不同,我国的择校多是根据学校质量进行选择。这是因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办学质量差异。与此同时,在较为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各校的办学特色并不鲜明,受教育者选择学校还是以学生学业质量为主。为此,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校际差异。
其二,落实和扩大中小学的办学自主权,让每所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有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在办学质量均衡的基础上办出特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以前专门开设一条特长生招生、培养的通道,是因为升学评价体系单一、学校办学缺乏自主权,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今后特长生的培养要结合中高考扩大学生选择权,融入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实行选课走班、建设学生社团、开展小课题研究等。
当然,这需要中高考改革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方面有更大作为,这会引导学校、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是以打造特长实现曲线升学,而是注重学生本身的发展,把特长融入育人之中。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