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苦行僧之旅,只是在自我探索,而他们并不知道

苦行僧之旅,只是在自我探索,而他们并不知道

作者: FanlyLee | 来源:发表于2023-06-26 20:19 被阅读0次

真实的世界使我感兴趣,因为它是可塑的。- 纪德


继《关于旅行的那些事儿》之后,这是第二次对“旅行”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上次,我提到了旅行的定义。

去看看世界的样子。不管是你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的那些地方,还是长大后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亲临现场去感受那些世界文明之地带给我们的震撼。

去看看别人的生活。不管我们去的地方是富裕的国家瑞士,还是相对落后的国家越南,深入到他们的文化里面,和当地的人聊聊天、吃吃街边的小食,感受一下他人的“快乐”与“痛苦”,这会让我们用一颗比较开放和包容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其实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去找找自己的灵魂。去到一个自己不曾去过的地方,让自己从一个熟悉的环境里面抽离出来,把自己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和自己对话、重新找回自己。

这次,想从功能划分这个角度说说。

01

旅行,有哪些功能?

我大致罗列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也许还有很多,欢迎大家来补充。

1,风光之旅

俗称旅游。去往各地欣赏自然风光、大好河川、名胜古迹。有些是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有些是我们在影视剧看到的,有些是从他人的经历中知道的。这些,都会让我们想要一探究竟,它们在哪里?长什么样?身临其境是什么感觉?

2,打卡之旅

“打卡之旅”爱好者,可能比“风光之旅”的群体更有“计划性”一些。这个群体,非常擅长制定目标、擅长做计划,每一年要去哪些地方,这一生要去多少地方,每次归来就意味着,地图上多了一个标示,TO DO LIST又可以划掉一笔了。自我挑战的“仪式感”是他们非常在意和享受的事。

3,运动之旅

为了完成一个特定运动项目,必须要去往某个目的地,只有在那些地方才有设施可以开展。比如,潜水爱好者,必须要去到有海洋的地方,才能完成潜水体验;滑雪爱好者,必须要去到有雪场的地方,才能完成滑雪体验;登山爱好者,必须要去到有山峰的地方,才能进行攀爬体验。

4,学习之旅

这些年,学习之旅已经非常受欢迎,人们可以将外出学习的过程,视作旅行、度假。通常,这样的行程安排,包含但不限于商业拜访、学术交流、休闲娱乐、公益活动,并不是封闭式的受训;在一趟学习之旅中,也能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5,拜访之旅

这个行为的主体,大家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甚至不在同一个国家,定期的安排一些见面,互相去往彼此的城市拜访、相聚。人际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如果有些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话,一定需要物理上的接触,来延续彼此的情感流动。

6,婚礼之旅

顾名思义,去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既然是婚礼之旅,那就是指,彼此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国家,或者婚礼的地点不在彼此生活的地方,需要去往某个目的地。参加婚礼送上祝福是这趟旅行的精髓,结束后,可以选择在当地逗留,顺便旅行。

7,疗愈之旅

大家听到“疗愈”两个字,不要太敏感,总觉得难以启齿,就像我们错误地认为,去见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问题”。

疗愈之旅的展开,可能是我们工作不顺,想出去透个气;可能是我们失恋了,想出去散散心;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心情低落,想出去换个物理空间找找感觉。这些都是非常健康的方式,至少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异常,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8,朝拜之旅

这原本是比价偏宗教行为的一种活动,比如拜山、朝圣、寺庙等等。可是,当下这个社会,我们发现很多并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慢慢采用了这种方式来“净化”自己的心灵。通常,这种活动都是苦行僧的行为,一种透过让自己“身体吃苦”的行为来达到朝拜的效果。

9,探索之旅

探索之旅,其实是“疗愈之旅”和“朝拜之旅”的结合。人们既没有像“疗愈之旅”的人群那样,漫无目的的出行;也不像“朝拜之旅”的群体那样,采用宗教的形式展开。

“探索之旅”的群体采用的是比较有计划、有安排,而且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从实现方式上来看,也是让“身体吃苦”的一种苦行僧行为,但自己是享受的,比如,骑行、徒步等等。

02

为什么会踏上苦行僧之旅?

从科学的角度讲,熵,是一个定量,不会消失。人生的痛苦就在那里,生活中该吃的苦,没有面对、没有消化,那只能定期,在每一次集中开展的“吃苦活动”中,通过加倍让“身体吃苦”的形式去完成。

什么是生活中的苦?

心智上需要承受的苦——简而言之,就是每一个小决定。

1,人际关系

商业中,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合作伙伴的、同事的、客户的;亲情中,可能为了自己的好日子,放弃了家人的需求;亲密关系中,当一段关系破裂时,不记得两人曾经互相爱上彼此的原因,只记得彼此伤害,如果“伤害”这个词成了你脑袋里的主旋律,那么你再也不可能遇到对的人;不止亲密关系如此,朋友关系也是一样。

《论语》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分解任务的重要性!

工作中,我们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每天完成一点任务,免得临时通宵达旦赶deadline;生活中,一样的意思,每天消耗一点痛苦,日子就没有那么痛苦了。如今,人们定期地去做让“身体吃苦”的活动,不就是通宵达旦地赶deadline么,唯一的区别就是,不是工作任务上的,而是心智任务上的,因为再不赶工,情绪就要爆炸了、精神就要奔溃了。

2,自我认知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踏上了苦行僧之旅?我认为,是他们在原来的生活里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样子过,现在有了反思,其实是人们开始自我探索了。

苦行僧之旅,只是在自我探索,而他们并不知道。人的行为是发生在意识前面的,因为身体的反应永远比大脑的反应快。

前面几篇文章,说过学习的顺序,很多人搞错了。

发现生活中,人们也是搞错了顺序。平日里毫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灵健康,工作之余,却跑去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在寺庙里吃斋念佛。结束后,继续回到原来的状态里。

我们不是应该在生活中让“心智吃苦”,避免旅行中让“身体吃苦”么。旅行是用来消遣的,这时,人的身心才是合一的,才能达到享受的状态。然而,人们在现实中逃避“心智吃苦”,却在旅行中用“身体吃苦”来弥补。如此,我们在生活中和旅行中都在吃苦,没有机会享受人生。人生,不是用来吃苦的,而是在该吃苦的时候吃苦,该享受的时候享受。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存在于你每天的每一个细小的决定中,通常我们是觉察不到的。但每天的这些小决定,积累起来,就成了你日后的忏悔。因为每个小决定,都是人生的一次小考验。

03

事上练,是我的生活实相

拿我自己举例子,事上练,是我的生活实相,生活一直以来就是按照自己期待的样子进行的,不需要刻意采用一种方式去体验人生。旅行,对我来说就是去享受的,所以,我的旅行走奢侈路线,怎么爽怎么来。

按照前面罗列的旅行功能,我只需要3、5、6,其他的都不需要,因为其他的我已经在生活中消解掉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出行只和两件事相关:1)兴趣爱好,比如4提到的滑雪,我是滑雪爱好者,会为了滑雪特别安排出行;2)人际关系,那些重要的人,值得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过去十年,出国参与好朋友单身派对和婚礼的出行非常多,那样的行程让我非常满足。

年轻的时候,也有为了1和4出行的情况,但为数不多。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更愿意为了一件事而出行,尽可能让自己的旅行更有意义一点。

旅行,不是为了完成指标,一定要去,多久必须要去。

这几年我在创业,公司的投入和支出都比较大,个人可支配的金额就不多,那就不用安排旅行,为什么一定要去旅行呢?

旅行不是必需品,不旅行照样可以开心过生活,它们只是我生活中的点缀,有钱有时间时,就去享受一下;没钱没时间就不去,就这么简单。

事上练,才是最高境界的修行。

我们选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修行,本身就是不对的。当人们需要刻意去修行时,那说明心里积攒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多到已经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如果现实生活中不改变,什么形式的修行都是自我安慰。

-THE END-

L小姐书

相关文章

  • 尼泊尔的点滴19. 旅途拾遗2

    片段8. 苦行僧 在尼泊尔也有一种僧侣叫苦行僧,不去劳动耕作只是在寺庙修行。而我能记住他们是因为拉金说他们可以合法...

  • 探索自我之旅

    马斯洛提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自尊,自我需要。 童年时期的安全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遭遇亲密关...

  • 马云溪的自我探索课day18

    【Day18】每日一问 这场自我探索之旅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场自我探索之旅收获最大的是确认了自己已经处于上...

  • 自我探索之旅

    【见】 每一次的作业都是一次自我探索之旅,通过对当下的不断的思考和探寻,寻找适合自己方法并不断行动突破自己的过程,...

  • 自我探索之旅

    一.触碰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不要去向别人打听我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对每个人都不一样。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讨厌的事...

  • 自我探索之旅

    今天收到庆源的微信,邀请我来分享关于对幸福的感知!特别受宠若惊! 我左思右想,我能给大家分享一些什么呢?后来我想到...

  • 自我探索之旅

    遇见高敏感(心理学领域)——承认高敏感——暑假去学习了解高敏感(看专业书籍)——《高敏感全两册》+《认识自己,接纳...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我对成长、自由和真爱的向往

    《发现最佳工作模式》自我探索课 【12.02】每日一问 题目:是什么使你决定用21天的时间,开展这趟自我探索之旅?...

  • DISCOVER自我探索之旅

    非常有幸在南京参加了DISC商学院的课程,见识了六位大咖的分享,也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DISC,什么是双证班,海峰老...

  • 开启自我探索之旅

    我出生在公历10月3日,13月亮历第3个月第2周第14天; 电力的鹿之月:How can I best servi...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行僧之旅,只是在自我探索,而他们并不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dgydtx.html